保险公司双高杠杆之祸.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险公司双高杠杆之祸

保险公司双高杠杆之祸   作者:徐怡丹/文      它们一边快速扩充市场份额,一边大口吃进35.88元的海通股票,以激进的“高投资杠杆”重仓股票。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导致资本金缺口。国内将巴菲特投资理念奉为圭臬的人不少,而复制其经营模式的鲜有。伯克希尔的成功在于将积极的投资策略和保守的经营杠杆相融合,保险业务资产与资本1.68倍的杠杆率使得巴菲特可以安心的利用低成本的浮存资金,加上自己在投资上的独具慧眼,最终成就了“股神”的美誉。   反观中国的保险公司,特别是财险公司,在牛市时,资本金的增加和高投资收益的吸引会诱使公司放松警惕,采取激进的扩张策略,以博取更高的投资收益,结果是保险成本的上升和承保业务的亏损;而保险业务的亏损又进一步增加了投资业务的压力,使投资策略更加激进,结果在熊市时出现巨额投资亏损,致使资本金不仅没能跟上业务扩张的步伐,还出现了大幅抵减,被迫进行再融资,如此恶性循环。   过分地注重规模的扩张,承保业务和投资两个轮子双高杠杆所带来的风险放大,力图同时实现高杠杆与高收益,结果是经常性的偿付能力不足,这种颇有投机意味的经营策略使得保险机构成为了这一轮经济波动过程中的重灾区。   失意的赌注   去年11月,海通证券以每股35.88元的价格,向八家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7.25亿股,其中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华泰资产管理公司、泰康资产管理公司和平安信托四家保险系公司共拿下3.68亿股,占增发总量的51%。在海通证券2008年年中推出分红配股方案后,三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持股数增至5.8亿股,成本价降至17.9元/股。   而随着一年“解禁期”的到来,这笔当时被寄予厚望的投资,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炮灰”。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相关人员对记者透露,除个别保险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成功抛售了一部分海通股份外,剩余中小保险公司从二级市场抛售的股份还不到其持有量的20%。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华泰资产管理公司所持海通证券带来超20亿元的账面亏损,而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泰康资产管理公司和平安信托的浮亏各约14亿元。   12月29日海通还将面临一波“小非”解禁高潮,除权后持股成本仅为1.44元/股左右,海通股价可能还将下行。据了解,目前参与中小保险公司不得不选择忍痛割肉,因为过度的股票投资带来的损失逼近了保监会的偿付能力底线,他们必须通过变现的方式来解决流动性的风险。   投资海通证券只是一个缩影。上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对记者透露,其所承接的中小保险公司委托投资在股票上基本是全线缩水,“基本都是三四千点进来的,碍于偿付能力压力有不少割肉斩仓的。”可见通过海通证券所爆发出的巨额亏损并不是个案。2007年以来,保险资金跟风股票投资,甚至还有中小保险公司为一只股票动用数十亿资金,风险集中程度可见一斑,而随着股市的深度调整,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三家上市保险公司情况也让人忧虑,2008年上半年的投资亏损就达数百亿元,吞噬了20%以上的资本金。2008年中期,中国平安由于投资富通等浮亏权益投资损失,冲减了300亿元资本金,导致财险业务偿付能力充足率从上年末的181.6%下降到111.8%、寿险业务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87.9%下降到121.3%,低于150%的保监会规定。2008年10月,中国平安公布将157亿元的隐性亏损从资产表挪到利润表上,直接扣减三季度利润,并由此产生20亿元以上的亏损。它不得不通过增资追加200亿资本金来解决偿付能力的问题。由此可见激进的投资策略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资本金的安全。   被动的循环   由激进的投资策略所引发的血案只是牛熊市循环中的一部分,使保险公司,尤其是财险公司,陷入泥沼的还有其高杠杆经营策略,即用较低的资本金来撬动较高的保费收入,将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仅控制在“及格线”上。   高经营杠杆的好处是它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并提高净资产回报率,但它却并不支持积极的投资策略。双高的循环使得风险扩大,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最终导致资本金缺口,不得不通过增资来弥补。   2007年,香港上市的中国人保财险的保险业务开始出现亏损,费用率从上年的29.5%上升到33.8%,综合成本率由98.9%上升到102.1%,年内承保亏损14.3亿元,只是由于高额的投资收益使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而掩盖了亏损的困窘。保险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为了有更多资金可以用于投资业务,积极拓展承保业务,尤其是以投资为导向的万能险更成为各家保险公司的主打产品。激进扩张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成本的失控,这种失控在财险业务方面表现更加突出。   2008年中期承保亏损20.87亿元,保险亏损的压力转嫁给了投资部门,但不幸的是,由于资本市场的波动,投资仅录入6.7亿元,不足以平滑承保的损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