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漫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硅谷漫话

硅谷漫话 硅谷漫话 陈宗周 熊晓鸽 1995-03-31 陈宗周:前几天,一位来《电脑报》应聘的学电脑的硕士与我聊起微电脑发展史时,提到对他们影响很大的《硅谷之火》(《Fire in the Valley》)等书籍,大家很关心硅谷神话是如何产生的。我还发觉,国内这些关于硅谷的书多是十年前翻译出版的。有人说,在硅谷,变化是永恒的。十年后的今天,只怕是“草木依旧,人事全非”了。 熊晓鸽:关于硅谷变化的话题,我们放在稍后再谈,我很同意你的看法,连加利福尼亚一贯的好天气也会变化呢。上个月,加州气候反常,连降暴雨。进入三月,方才风和日丽,著名的“加利福尼亚的阳光”,把硅谷照耀得草木生辉,姹紫嫣红。 陈宗周:在硅谷时,加州的灿烂阳光给我的印象也很深。据说,美国东北部“冰雪地区”的一些高技术人材,就是被这无冬的阳光地带吸引而迁涉到硅谷的。 熊晓鸽:硅谷吸引人材的原因很多,这里的地理环境也不错。 陈宗周:硅谷的地理环境的确很有特色。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海湾地区(San Francisco Bay Arae,简称“湾区”)的地形,很象刚张开的巨鲸的大嘴巴,口中含着旧金山海湾。“鲸嘴”的西半部是旧金山半岛,半岛被太平洋的蔚蓝海水环抱。半岛北端是旧金山市,从旧金山南郊的旧金山国际机场开始,南至湾区南端的圣何塞市,位于圣克鲁兹山东北、旧金山海湾西南的一片狭长地带,这就是硅谷。 我曾乘夜航班机从旧金山到洛杉矶,飞越硅谷时,下面是辉煌的灯海,繁华的城市带,十分壮观。 熊晓鸽:硅谷的城镇象一串明珠,吸引着全世界电子和电脑界人士。比较有名的城镇,从我居住的圣马弟尔(San Mateo)开始,从北到南还有圣卡洛斯(San Carlos)、门罗公园(Menlo Park)、帕洛阿尔托(Palo Alto)、了望山(Mountain View)、森尼维尔(Sunnyrale)、圣克拉拉(Santa Clara)、圣何塞(San Jose)等等。这些带有西班牙味的城市名,经常在全世界的媒体中出现,前面一般冠有Silicon Valley(硅谷)两个字。 陈宗周:硅谷现在已是高技术产业的代名词了。作为微电子技术的摇篮、微电子革命的发源地,它的确有一种神奇的魅力。我访问硅谷,就是怀着一种朝圣般的强烈感情。 熊晓鸽:与艺术家访问佛罗伦萨时怀有的感情差不多吧? 陈宗周:意大利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时产生过许多影响世界的艺术家和艺术品,而硅谷在今天产生了许多影响世界的发明家和技术发明。象仙童公司的世界上第一块硅集成电路、Intel公司的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Apple公司的个人电脑,还有电子游戏机、无线电话、电子手表等等,这些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发明,都是在硅谷诞生的。我觉得,硅谷有一种特殊的氛围,激励人们去创造。 熊晓鸽:硅谷存在着这样的氛围。从本世纪初起,硅谷的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系,已成为世界电子学的中心。当时,电子三极管的发明人弗罗斯特在纽约不得志之后,还到这里来东山再起。50年代,诺贝尔物理奖的奖得者、被称为“晶体管”之父的肖光利从贝尔实验室回到家乡创业,他的声望,吸引全美国电子学领域的年轻精英来追随他。这样,在硅谷汇聚了技术和人材,传统逐渐形成了。 硅谷的许多小男孩从小就梦想长大成为电子工程师或科学家,他们也有条件实现梦想。Apple的创始人乔布斯13岁时居然为一个电子元件直接打电话向已是大公司的HP的老板求助,而后者居然很乐意地满足了小孩子的请求。这个例子很能说明硅谷的氛围。 陈宗周:还有一个例子,在70年代中期,当电脑还被弄得神秘时,硅谷的一帮业余爱好者们就很不满意了,他们提出“革命口号”:要解放电脑,让电脑属于人民。于是,他们成立了家教电脑俱乐部(Homebrew Computer Club),自己动手造电脑。不久,俱乐部成员中的乔布斯和活兹尼亚克果然在汽车库里制造出Apple电脑,一举成名。这类的奇迹,在硅谷却很自然。 熊晓鸽:除去技术和人材,硅谷的形成还有第三个重要因素,这就是风险资金。这一要素,往往被人忽视。紧靠斯坦福大学北面的门罗公园,地内险投资家集中的地区,亚瑟·罗克,最有名的风险投资家,象Intel、Apple公司的创业,都与亚瑟·罗克有很大的关系。Intel的创始人诺依斯曾说过,他从亚瑟·罗克那里“只用五分钟就筹齐创建Intel公司的资金”。风险投资家投入资金,帮助公司上市,然后获得收益。 陈宗周:风险投资家在硅谷的收益是很可观的。最成功的例子仍然是Apple公司,同险投资家每投入1美元,就有240美元的收益。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