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 会 主 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3课苏联社 会 主 义改革与挫折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
学 业 达 标
一、选择题
1.(2016·辽宁五校协作体期中)下表是1953~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A.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斯大林体制仍旧发挥了积极作用
C.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新经济体制收到了一定效果
【解析】 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953~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呈增长态势,结合所学可知,1953~1960年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的原因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故B项错误。1953~1960年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不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故C项错误。新经济体制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的措施,故D项错误,故选A。
2.(2016·湖南常德一中)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 A )
A.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C.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D.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解析】 据材料“1965年改革时,国家经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苏联改革减少了政府的计划管理,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故A正确。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因素发展社会主义,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故C排除。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过于绝对,故D排除。
3.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的一份报告提出:“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的出发点是:指令性计划是主要的和有决定意义的……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来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段材料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 B )
A.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 B.未能突破原有体制
C.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 D.被迫转向政治领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勃列日涅夫改革。很明显,这份报告本身强调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这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仍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由此可以排除A、C、D。答案选B。
4.下图是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
D. 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解析】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即已实现工业化,排除A项;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排除B项;戈尔巴乔夫于20世纪80年代执政,排除D项。
5.(2016·辽宁锦州期末)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D )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民主化”“私有化”都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因此,D项符合题意。
6.(2016·辽宁大连期末)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着手进行改革。在改革开始阶段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但改革很快陷入困境。导致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B )
A.未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B.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C.缺乏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决策 D.没有首先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首先着手经济改革,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以往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对经济调节的作用,涉及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宏观决策的问题,故A、C错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措施缺乏宏观决策和与改革相应的配套措施,最终导致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故B正确;D所述与题干要求无关,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
7.阅读苏联1961~1990年国民经济增长情况统计表:
年份 1961~
1965 1966~
1970 1971~
1975 1976~
1980 1981~
1985 1986~
1988 1989 1990 国民收入 6.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3.3.1原子晶体课件鲁科版选修.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3.2.1金属晶体课件鲁科版选修.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3.2.2离子晶体课件鲁科版选修.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3.3.2分子晶体课件鲁科版选修.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3.4几类其他聚集状态的物质课件鲁科版选修.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3.1认识晶体课件鲁科版选修320170922338.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整合课件鲁科版选修.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第2节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练习2鲁科版选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1课二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课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3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1.1中国早期政 治制度的特点练习人民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中国社 会 主 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人民版必修.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 治练习人民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人民版必修.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人民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活动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人民版必修.ppt
-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人民版必修.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