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本土并购市场洗牌 将以本土为主战场.docVIP

2006本土并购市场洗牌 将以本土为主战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本土并购市场洗牌 将以本土为主战场

2006本土并购市场洗牌 将以本土为主战场 全流通的资本市场、公司债券再造和杠杆收购的曙光正在冉冉升起,并购的技术与资本力量将发现公司的市场价值并荡涤所有不合理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与所有制结构 一年前,笔者在《2005:跨国并购的价值冲突》(《中国企业家》2004年12期)一文中呼吁业界高度关注:“与虚张声势的中国企业浩荡出行相反,真正藏龙卧虎的全球公司却在悄悄地进村。”“跨国并购从来就是双向的通道,在我们的企业家对陌生的国际舞台跃跃欲试之时,需要清醒地看到,跨国并购的真正战场是在中国本土。中国企业的最大价值是赢在本土,中国经济就是全球经济的主战场,无论我们如何机敏,主场的败将很难成为客场的胜利者。与日本当年以市场开拓为主导的海外并购高潮相比,我们还处于散兵游勇阶段,远远谈不上来自中国企业的威胁。”今天看来,这一判断仍然不错。 并购以本土为主战场 2005年,除了几单引起国际社会侧目或是国内传媒大肆渲染的跨国并购之外,更多的中国企业不过是看热闹的旁观者。所谓的中国海外并购的高潮更像是西方投资银行业界的曲意逢迎。与此同时,全球资本在中国本土的布局却有条不紊地展开了,而且从容不迫、波澜不惊。相对国际社会对于中国企业出海的大惊小怪而言,全球财团争相收购中国金融机构的急行军只是激发了少数民间人士的对政府前倨后恭的不满,监管机构只须三言两语便轻轻化解;以美国凯雷集团和印度钢铁大王为代表的产业寡头在中国业界的攻城略地,也被认可为是全球化水到渠成的当然结局;即使是全球资本不避忌讳地将垄断和控制价格这类霸道的商业逻辑逐一地在中国各个产业和区域延伸,同样被厚道地视为是吸收外资的巨大成就。 我们不时渲染着衔命出征海外的悲壮,也痛切感受着本土后门洞开的尴尬。借用2005年美国畅销书作者托马斯·弗瑞曼的一句名言: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在全球化的当下,贸易、技术、智力、服务、管理、资源、资本等等一切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都在不可逆转地荡涤着各国的国家边界,在全球经济强权和本土传统制度的磨合与博弈中寻求妥协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并购者就是扫荡边界、整合市场的急先锋,而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就成为全球并购的主战场。 目前,几十亿美元的证券投资基金已经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从容试水,数百亿美元针对中国市场的并购基金也兵临城下,数千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时刻觊觎着人民币汇率调整和资本项目开放的巨大机会。至于那些早已经在中国本土各个产业构筑了技术和市场优势的成千上万家全球公司的步步蚕食,更是无法让我们陶醉在所谓海外并购能力的芙蓉姐姐式幻觉中。磅礴万里之战,胜负只在足下,还是让我们更关注中国的并购市场吧。 并购主体的市场化改造 比照美国经验,推动产业建立和市场整合的横向和纵向并购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经基本完成,构成了现代意义的资本市场之产业基础。企业集团的集成、新兴产业的提升、投资银行技术的运用、公司价值的发掘和产业价值链的构造、全球资源配置等得以渐次展开。没有这个市场化的企业动力,产业基础和资本手段,而继续依赖计划管理的经济遗产,华晨、德隆、格林柯尔、三九等中国大企业集团所谓产业整合的悲剧注定反复发生。 按照目前的格局,国有企业仍然是经济主导力量,因此国有企业集团自身的市场化改造将成为本土并购市场的主要交易内涵。几十年来的反复重组失败和注资失灵已经充分证明了缺乏市场化动力的企业集团去市场化重组别人是违反逻辑的臆想,然而不断地复制低级错误的现实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更多非商业的利益博弈。特别是,当国有资产管理的最高权威断然否认中国在能源、电信等领域存在国有企业垄断时,我们可以据此推测当下发展观的科学基础以及所谓和谐社会的经济格局。笔者认为,即便在一定时期搁置所有权体制的转换,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竞争环境和价值实现手段依然可以进行市场化再造。当我们的视野从所有权结构改造调整到产业竞争的环境和公司价值链的提升时,技术、管理、产品与服务、市场、品牌、资本、人才等多重资源要素的全球配置竞争将以优胜劣汰的洗牌手段强化最优的所有权结构和市场地位。 本土的1400家上市公司正是新一轮市场化重组的核心对象。15年来的中国资本市场可以说是解决国有企业机制改造和市场化生存的母体,也是缓解整体经济的体制转型磨难的阵痛区。在经过国有股减持的试错和股权分置的对冲两大洗礼之后,本土资本市场正在急剧地边缘化,这恰恰表明它作为体制洗牌工具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不可否认,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仍然是国有企业切入市场的重要平台,也是民营企业和全球企业进行资产交易和资源整合的重要平台。 同样,民营企业群体已经艰难地曲线收购了大约四分之一的上市公司资源,他们更是寄托于全流通建立资本退出或产业提升的便捷途径。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