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高考生物稳态与环境专题课件2
02《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水肿的成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几种主要激素的相关知识 (1)甲状腺激素 分泌腺体:甲状腺 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失常引起的病症:甲亢、呆小症、甲状腺机能低下、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2)生长激素 分泌腺体:垂体 功能: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失常引起的病症:幼年缺少:侏儒症 ;幼年过多:巨人症;成人过多:趾端肥大症 3、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几个协同作用实例 植物生长方面: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人的生长发育方面: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升血糖方面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体温调节中产热过程中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4、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CO2和H+ CO2?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大 外界信息输入 瞬时记忆 (视、听、触觉) 遗忘 短期记忆 注意 重复 长期记忆 不重复 遗忘 永久记忆 多次重复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的蛋白质的合成。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建立有关。 右图为不同记忆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2)外界信息的输入是通过 、 和 等感觉进行的。 (3)背书时,只看不读的效果不如既看又读,原因是 。 (4)学习一个新知识后不及时巩固就会很快遗忘,可能的原因是: (5)有人听课效率高,而有人听课效率低,是因为: (6)上课时集中精力听讲,有利于 过程的进行;课后复习有利于 过程的进行。 外界信息输入 遗忘 ② 注意 重复 ③ 不重复 遗忘 永久记忆 ① 后者有两条信息输入途径 瞬时和短时记忆不重复巩固会遗忘 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注意力不集中瞬时记忆就会遗忘,集中注意力可形成短时记忆 [例]某人要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D [例]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B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 右后肢不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收缩 左后肢 破 坏 后 破 坏 前 反 应 刺激部位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C [例]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传出神经 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M代表效应器 D、S代表感受器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 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A C (3)在③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 。 (4)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 ;刺激Ⅲ处,肌肉 。 (5)在离肌肉5毫米的Ⅰ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毫米的Ⅱ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 毫米/毫秒。 神经递质 收缩 无反应 30 [例]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 (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 (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 的 性发生变化, 离子大量流向膜 ,引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