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南中医)PPT.ppt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南中医)PPT.ppt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南中医)PPT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头颅和脊柱检查:头围、形状、前囟的闭合与张力、叩诊有无“破壶音”、颅骨透照试验是否阳性等。检查脊柱有无畸形、脊柱裂、叩击痛和异常弯曲等。 运动检查 观察头、躯干及四肢的随意动作,如卧、坐、立、走、跑、跳及手的动作。 ;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觅食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吸吮反射、颈肢反射,生后3~6个月消失。 ;拥抱反射 用手托住小儿头、背部,使呈斜坡卧位,躯干与床面呈30°,然后迅速使其头向后倾10°~15°。引起上、下肢外展,同时躯干及手指伸直,然后上肢屈曲呈拥抱状。 新生儿期无此反射,说明有脑损伤;若一侧上肢缺乏惊跳反射,提示臂丛神经因产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麻醉或锁骨骨折。脑部有损伤或急性病变时惊跳反射可以延迟或消失。如4个月后仍能引起应引起注意,9个月以后仍出现,最大脑慢性病变特征。 ;吸吮反射 又称口反射或唇反射。轻触小儿唇或颊,则婴儿张口并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运动,此反射出生数月后即减弱,渐代以自主运动,1岁左右消失。若此反射减弱,可由于反射弧神经损伤,亦可由于缺氧、外伤或感染引起的脑干损伤所致。有锥体束病变时,此反射持续不退或重新出现。 ;颈肢反射(四肢紧张性颈反射) 仰卧时使头转向一侧,则面向侧的上、下肢伸直,对侧上、下肢屈曲。本反射在生后5~6个月消退,如持续存在,则为锥体束病变。 握持反射 刺激婴儿手掌面,引起强握。此反射生后3~4月消失。出生后如数月无此反射,可为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或大脑损害。如6个月后仍有此反射,提示大脑皮质功能障碍,特别在额叶病变时可重新出现。 ;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反射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在新生儿期不易引出,到1岁时才稳定。;腹壁反射 用钝针或木签自腹外侧向中线方向快速轻划腹壁皮肤,分别试上、 中、下腹部,肚脐向刺激的一侧收缩为阳性。上腹壁反射中枢在胸髓7—8,中腹壁在胸髓9一10,下腹壁在胸髓11—12。 婴儿时期腹壁反射不明显,呈弥散性,随着锥体束的发育而逐渐明显,1岁以后比较容易引出,注意两侧是否对称。膀胱充盈、肥胖、水肿或脱水时可能引不出或减弱。 ;提睾反射 用钝针或木签轻划大腿内侧皮肤,引起同侧睾丸上提为阳性,反射中枢在腰髓1~2,男孩4~6个月后才比较明显,正常时可有轻度不对称。 ;病理反射 2岁内引出踝阵挛、巴宾斯基征阳性为生理现象,若单侧出现或2岁后出现为病理现象。 脑膜刺激征 重点检查颈阻力、克匿格征、布鲁津斯基征等,因小婴儿屈肌张力紧张,故生后3~4个月阳性无病理意义。又因婴儿颅缝和囟门可以缓解颅内压,所以脑膜刺激征可能不明显或出现较晚。;;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病因;;;细菌→侵入→血循环→脑膜(最常见) 中耳炎、乳突炎邻近组织器官感染→脑膜。 脑脊膜膨出或头颅骨折→直接进入蛛网膜;主要病变;;临床表现;;并发症;后遗症;实验室检查;情况;;治疗要点; 4)并发症处理: 硬膜下积液行穿刺放液,20~30ml,硬膜下积脓,注入抗生素,必要时外科处理; 脑室管膜炎作侧脑室控制性引流,注入抗生素; 脑性低钠血症需适当限制液体入量,酌情补充钠盐。;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预期目标;护理措施;病情观察、防治并发症 1)监测生命体征:若出现意识障碍、囟门及瞳孔改变、躁动不安、频繁呕吐、肢体发紧等惊厥先兆,说明有脑水肿。若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血压升高,说明有脑疝及呼吸衰竭。应经常巡视、密切观察、详细记录,以便及早发现给予急救处理。 ;协助做好腰椎穿刺术,术前排空小便,专人固定体位,放脑脊液时速度不宜太快,放液不宜太多,留取标本立刻送检,腰穿过程中,注意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平卧4~6时,整个过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2)并发症的观察:治疗中发热不退或退而复升,前囟饱满、颅缝裂开、呕吐不止、频繁惊厥,应考虑有并发症存在。可作颅骨透照、头颅CT扫描检查等,以早确诊及时处理。 3)做好抢救药品及器械的准备:氧气、吸引器、呼吸机、脱水剂、呼吸兴奋剂、硬脑膜下穿刺包及侧脑室引流包的准备。;4)药物治疗的护理:了解各种药的使用要求及副作用。如配伍禁忌;青霉素应在1小时内输完;高浓度的药避免渗出血管外;静脉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加重脑水肿;保护静脉血管,保证静脉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保证营养供应;保证足够热量摄入,制定饮食计划,给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餐间可给水果及果汁,少量多餐,减轻胃的饱胀感,防止呕吐发生。注意食物的调配,增加食欲。频吐者观察呕吐情况并静脉输液,维持水电介质平衡。监测患儿每日热能摄入量,及时调整。昏迷病人可给予鼻饲保证病人有足够的入量。 ;防止外伤  1 保持环境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