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查房2016PPT.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查房2016PPT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查房 梁国如 查房目的 1、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基本知识 2、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护理 3、做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宣教 病史 患者黄球英,女,42岁,因“恶心、呕吐1天”2016-02-13,08:45而入院 ,患者诉1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恶心、呕吐,呕吐非咖啡样胃内容物数次,非喷射性呕吐,伴有上腹部不适、胸闷、心悸、乏力,诉有口干、多饮、多尿,无畏寒、发热,无头晕、头痛等不适,在家中未作处理,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急诊就诊,急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 12.1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78.91%;肌钙蛋白I未见明显异常。急诊拟“恶心、呕吐查因”收入我科住院治疗。起病以来,精神、胃纳欠佳,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查体:T:36.8℃ P:126次/分 R:26次/分 BP: 99/63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对答切题,体检合作,轮椅入院。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苍白,未见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眼球无震颤,眼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颈静脉无怒张,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及包块。胸廓双侧对称,双侧呼吸对称,呼吸急促,双侧语颤正常,叩诊双肺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2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心脏杂音。腹部平软,剑突下及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稍活跃。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酮体是脂肪分解后产生的物质,正常时在血液含量很少,几乎不被测出。酮体由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组成,均为酸性物质。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细胞可利用的能量减少,导致体内脂肪分解加快。 发病机理: 当脂肪加快分解,血液中酮体大大增加,就叫做酮血症。多余的酮体经尿排出时,尿酮检查阳性,称为酮尿症。酸性物质在体内堆积超过了机体的代偿能力时,血的PH值就会下降(<7.35),这时机体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三多)和消瘦病史(一少); 2.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头疼、意识障碍; 3.呼吸深快且有烂苹果气味; 4.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尿少、皮肤弹性差、脉细速、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5.酮症酸中毒接受治疗后,病情继续加重,血压下降,应考虑可能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动脉血栓形成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6.少数病人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易误诊,应予注意。部分病人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 治 疗 原则 :轻度酮症酸中毒鼓励进食进水,密切观察病情,监测血糖,尿酮或血酮,用足胰岛素;中度或重度DKA应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去除诱因。 1、输液 是抢救DKA首要的关键的措施。立即建立静脉通路2~3条。 通常先使用生理盐水,第二阶段补充5%葡萄糖或糖盐水,补液总量可按原体重的10%估计。 如无心力衰竭,输液速度开始宜较快,可在2小时内输入1000~2000ml,以便较快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以后根据BP、HR、每小时尿量、周围循环等决定输液量和速度。第3~6小时可输入1000~2000ml。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对年老、有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和量。 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和休克,快速补液不能有效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用其他抗休克措施。 清醒病人,鼓励多饮水。 2.小剂量胰岛素疗法 既能有效抑制酮体生成,又能避免血糖、血钾、血浆渗透压降低过快带来的各种危险。 最常采用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也可应用胰岛素输注泵CSⅡ连续皮下输注。开始时成人4~6u/h 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滴注,每1小时或2小时测定血糖,根据血糖下降情况进行调整; 如血糖平均每小时下降3.9-5.6mmol/L,可维持原低速。 如血糖无肯定下降,应提高胰岛素滴注。 如血糖下降过快或出现低血糖反应,可酌情采用以下措施:1.每小时血糖下降5.6mmol/L,可减慢胰岛素滴速。2.血糖5.6mmol/L或有低血糖反应,应暂停胰岛素泵入,改单纯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加胰岛素,无需给病人高张糖(因为胰岛素在血中半衰期仅3-5分钟,代谢清除快)。 当血糖下降至14.0mmol/L时,转入第二阶段治疗,即将生理盐水改为5%葡萄糖或糖盐水,按葡萄糖与胰岛素为2~4g:1u,即500ml5%葡萄糖液中加入6~12u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至尿酮转阴,过渡到平时的治疗。 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