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慢性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续彩霞
山西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系 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慢性牙周炎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多项研究也表明,慢性牙周炎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且牙周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正相关。人们对牙周病的治疗有更多的期望,希望可以同时对心血管疾病起预防和治疗作用。本文从二者的可能相关机制,动物实验,相关炎症因子,关联性流行病学研究等几方面就慢性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periodontitis(CP)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have been received more attention.Many studies have shown CP may be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VD,and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iodontal infection and CVD with the pathological basis of atherosclerosis(As).There are more prospects that the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 may prevent and treat CVD effectively.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P and As from the possible mechanisms,animal experiments,correlative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key words:chronic periodontitis;cardiovascular disease;atherosclerosis
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之间的关系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CP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是成人口腔中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牙周炎不仅侵犯表面的牙龈组织,而且牙周袋内的细菌有可能通过深牙周袋进入血液循环,从而激发全身炎症反应。
CVD 则是世界导致死亡的第二大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CVD的病理基础。As的形成分两个显著阶段:脉管狭窄进展期和斑块形成期。炎症贯穿在As过程的始终。有学者对基线水平无As的受试者做了相关的研究,发现约 40%新发的As可归因于慢性炎症[1]。因此慢性炎症或感染成为脉管最初阶段病变的首要风险因子之一。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也表明,慢性牙周炎可能是CVD发生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且牙周感染与患As及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Ross[2]的研究表明,慢性感染是As形成的促进因素,在慢性炎症的受试者中,有明显炎症反应的人群患As的风险增大。本文就慢性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作如下综述。
1.二者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
牙周炎影响As的可能途径包括: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能直接参与;宿主对牙周致病菌及其代谢产物产生的免疫或炎症反应的间接影响。Haraszthy等[3]检测50例As中的主要牙周致病菌,发现福赛氏类杆菌的阳性率为30%,P.g的阳性率为26%,放线伴放线杆菌阳性率为18%,该结果表明牙周致病菌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在人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中也检测出P.g的存在。牙周炎与 As 关系的致病机理是:在环境、行为以及基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机体的单核/淋巴细胞反应体系处于炎性高反应状态,成为牙周炎和As的易感体质。
2.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
许多动物实验证明,牙周炎可作为局部感染影响As的发生和发展。Jain 等[4]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牙周炎的兔模型其动脉壁脂质沉积较多,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与脂质的沉积度成正相关。ApoE(+ / -)鼠是一种杂合子小鼠,它对促进 As 斑块形成的各种因素均十分敏感。P.g感染ApoE(+ / -)鼠后,其血液中的脂质体浓度明显升高,血管壁有As 斑块形成且随感染时间的增加,粥样硬化的钙化程度也随之相应升高。
3.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
慢性牙周炎基因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