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宁市江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规划纲要
南宁市江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前言
今后五年(2006—2010年),是江南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根据《中共江南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在自治区和南宁市总体规划下编制本纲要。规划主要阐明“十一五”期间江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布局、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实施保障措施,集中体现了城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意图和工作方针,是城区各部门、各单位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编制专项规划和研究制订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动员全城区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五”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面对特大洪水、“非典”疫情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挑战,江南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圆满地完成了“十五”计划所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实现了“十五”计划提出的“规模扩张和二、三产业并举”的战略目标,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十五”时期,江南区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利因素,连续五年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77亿元,年均增长16.08%①(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下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8美元②。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2亿元,年均增长5.92%;第二产业增加值12.65亿元,年均增长17.54%;第三产业增加值12.1亿元,年均增长23.43%。财政总收入达到3.73亿元,年均增长38.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亿元,年均增长16.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 24.86亿元,年均增长42%。
2、经济结构调整卓有成效,三次产业齐头并进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35:35:30调整到2005年的24:39:3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上升。农业稳步发展,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不断优化,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有所提高。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工业布局调整成效明显;200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56亿元,年均增长26.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6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84亿元,年均增长37.8%。“十五”期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3.35%。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商贸、运输等传统行业不断壮大,房地产、物流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
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经过五年的发展,投资的软硬环境不断改善,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十五”期间江南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完成3342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累计完成11.02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非公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1.38%。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进一步扩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初显雏形。
4、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十五”期间,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管理权限重心下移的巨大作用,多渠道、宽领域筹集城市建设发展资金,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市政、环卫、园林等公共设施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容市貌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以城市建设管理 “136”目标※工程为契机,先后完成了星光大道、亭洪路等改扩建工程,全力配合市政府完成了江南堤路园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江南区的交通网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共完成20多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建成生态村、坡(20户以上)47个,累计完成18783座沼气池建设,农村改水普及率达92%。
5、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5年,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率达到100%,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到60% 以上,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3.18%,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60元,年均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93元,年均增长8.5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14.64 平方米增加至2005年的18.86平方米。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面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稳定在3.8%以内。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6、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玉米保护性耕作水肥一体种植技术规程.pdf VIP
- DB2203_T 6-2023 玉米秸杆覆盖条耕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pdf VIP
- J16J156 被动式低能起居住建筑节能构造.docx VIP
- 车辆租赁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及保证措施.docx VIP
- ISO1940-1机械振动-恒定(刚性)状态下转子的平衡质量要求第1部分:平衡公差的规定和验证.pdf VIP
- J10J123 住宅厨房卫生间ZDA防火型排气道.docx VIP
- J12Z605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与接口.docx VIP
- J14J141 聚苯暖砖现浇混凝土填芯墙体构造.docx VIP
- J14J144 WG建筑刚性防水与混凝土抗震构造.docx VIP
- 肿瘤患者的饮食指导.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