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宜兰五十二甲溼地生态园区规划
冬山河52甲湿地生态园区规划说明 林雨庄
1. 环境背景
宜兰五十二甲湿地,位于台湾东北部兰阳平原冬山河之中下游低漥平原,海拔仅2-5米。从过去历史文献资料得知,五十二甲湿地东侧原为利泽简海岸沙丘,由太平洋潮汐运动所堆积形成。汉人未入垦前,该地区原为原住民噶玛兰族之流流社所聚居处,居住于沙丘高处,捕捞湿地水泽鱼贝水产为食。汉人入垦后,大多成为稻田,但仍受水患之苦。1968-1980年冬山河大幅整治截弯取直,整体流域大有改善,但本区仍有积水不易宣泄的问题。稻田种植欠佳,种群甚多的鸟类聚集该处,湿地确切的范围仍难界定。由于邻近的冬山河主干道两侧与亲水公园等处,均因景观游憩设施规划得当,吸引并创造了丰厚旅游利益;宜兰县政府期望本处五十二甲湿地能规划为湿地生态旅游园区,藉由环境解说与景观管理也能创造旅游利益。由于本区邻近的河口与海岸带另有高保护价值的生态保护区,本区之环境敏感度与生态脆弱度还不是最高等级,因此可进行适度的景观改造。
2生态条件
参考雨霖生态工作室白振宇、张玲玉团队2003年调查报告,本小组并于2006年5月9月至现地补充调查,摘要如下:
鸟类:共22科36种,以白头翁、绿绣眼、麻雀、小白鹭、夜鹭、家燕、红冠水鸡数量最多。
蝴蝶:共6科11种,以纹白蝶类(Pieris rapae crucivora)及小灰蝶科(Lycaenidae)数量最多。蜻蜓目共2科5种。
两生纲:共3科4种,面天树蛙(Chirixalus idioootocus)最多。爬虫纲:共2科3种,数量不多。
哺乳类:2科2种,数量不多。
浮游植物:硅藻门有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最多)等15种,歧异度1.0。
浮游动物: 4种,冠衣沙虫(Difflugia corona)最多,歧异度0.25。
水生昆虫:4目4科6种,水黾(Metrobates sp.)最多。
鱼类:2科4种,吉利慈鲷(Tilapia zillii) 最多。
甲壳动物:3科4种。软件动物:2科2种,石田螺(Sinotaia quadrata)最多。
环节动物门: 1种,水蛭(Erpobdella lineata)。
52甲湿地的生态旅游目标
湿地是环境生态中最活跃的一环,孕育最多的物种类与物种量,自然演替最为旺盛,也是生态旅游中最新引人的一个部分。台北关渡自然公园与香港湿地公园开放以来,均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旅游活动会干扰自然湿地生态,也并非所有的天然湿地均具备了旅游活动的条件,没有适当的解说与环境设计,突然伤害了湿地生态,却仍然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亲近自然,亲近动植物,尤其是日常生活中部常见到的野生或稀有动植物,一直是旅游者的愿望。所以搜集、展示、解说、模拟与创造生物多样性条件就是生态旅游园区的主要目标。
一般动物园、植物园或是鸟园大多位于都市区,以搜集、展示、解说为重心。能吸引到最大游客量,但是环境几乎都是人工构成,缺乏自然生态演替的机制。譬如鸟园虽然多种树木但是为防止珍贵收购来的鸟禽逃逸,或跨国禽流感传染,大多用层层的网幕隔离外界。
许多经政府公告划定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或自然保留区,大多没有旅游与解说设施,游客无从取得观赏路径,也得不到解说服务。任由游客自行乱闯的结果,可能是败兴而返,或遭遇自然环境的危险、动植物的攻击,甚或干扰破坏了自然栖地的生态安全。所以自然保护区并非大众化普及性的生态旅游标的地。但是宜
因此湿地生态旅游目标就是介于在前述两大类资源之间,湿地生态旅游区距离都会区不会太远,大多具有天然的生物多样性条件,原本就有丰富的动植物种量,并且持续健康的自然演替进行中。这时候介入适当的人为规划,包括游客承载量、游客服务与解说设施、游客活动路线等设计,来达成生态旅游园区的目标。冬山河52甲湿地邻近政府公告划定的兰阳溪口野鸟保护区,具有相当优良的生态条件。
许多自然风景区或大面积的公园野生动植物丰富,也具备生态旅游区的天然条件,但是多半效果不彰,就是缺乏环境生态专业知识的规划结果。譬如台湾的日月潭风景区,沿着全湖周边辟建环湖道路,湖中岛都开发,让游客看个尽兴。但是道路可能阻断物种生态迁徙觅食繁衍的路径,湖中孤岛原本为许多物种的栖息产卵育雏栖地。风景区中栽培过多的园艺观赏植物,虽然少了病虫害,但是排挤了其它野生植物生长空间,也使许多动物失去食物来源。陡直平滑的水泥护岸使水岸生物无从附着、攀爬或生长。因此大片的水域陆域难得看到野生动物。
为了留住自然风景旅游区中的动植物,除了控制人为干扰的量,必需依照生态景观观念规划。
生态旅游园区最好邻近湿地保护区,有足够的生物多样性基础,也可作为法定保护区的外围缓冲带。要持续吸引游客的生态旅游园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位置选址有自然环境条件支撑,现况就有相当的生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