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发酵饲料加的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秸秆发酵饲料加的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秸秆发酵饲料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 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研究主要描述以秸秆为主要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标准化发酵饲料厂转化为发酵饲料,实现秸秆发酵饲料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及实践效果,可使目前养殖业的饲料成本降低30%以上,并生产出高品质的畜产品,也是是解决人畜争粮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秸秆发酵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1.国内外秸秆生物发酵饲料概况、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1 国内外秸秆生物发酵饲料概况 世界上最丰富的多糖物质是纤维素,全球天然纤维素年产量在100~500亿t左右(冀凤杰,2002)。我国的纤维素资源极为丰富,每年秸秆产量在5.7亿t,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稻草、小麦秸和玉米秸是我国三大农作物秸秆,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秸秆。现阶段我国每年粮食需求量约为5.2亿t,粮食总产量4.9亿t(王建华等,2001),供需间还有缺口,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人畜共粮、粮饲不分,面临着粮饲供需矛盾的双重压力。据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2020年,全国能量饲料资源缺口分别为4300万t和8300万t,蛋白质饲料缺口分别为3800万t和4800万t(卢良恕等,1995)。然而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非竞争性资源,在我国用作饲料的不足10%(冀凤杰,2002)。如果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将成为缓解当今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三大危机,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秸秆饲料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可利用矿物质含量低,畜禽消化率低,适口性差,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在饲喂动物时必须进行预处理。纵观秸秆饲料工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青贮、氨化及目前正在兴起的生物发酵处理。 1.2 秸秆发酵饲料国内外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 农作物秸秆在自然条件下是一种劣质饲料,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低,而且品质不佳;粗纤维含量高,其中不易被家畜消化的木质素含量较高,有些秸秆质地粗硬,适口性差,采食率极低。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的实质,就是在以秸秆为日粮基础成分的情况下为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适宜条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微生物处理及改进日粮搭配。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秸秆青贮和秸秆氨化两项成熟的技术处理秸秆。由于秸秆青贮受季节限制,饲料中有益菌群单一,蛋白质含量低,而且因为酸度较低,在取料时很容易造成“二次发酵”,即霉菌感染,使外层青贮料发黑、发霉,不能喂牲畜而浪费掉;同时,青贮若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有时要以牺牲籽实的收成为代价。而秸秆氨化成本较高,成熟后若一次使用不完,往往发霉变质,而且饲喂量太大时易引起氨中毒,适口性差,与农业争肥。时至2000年,全国氨化秸秆仅占秸秆资源的0.85%,青贮占全国青贮资源的4%,绝大部分秸秆被浪费。 秸秆发酵饲料具有成本低、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秸秆来源广泛、制作季节长、保存期长、不争农时、无毒无害、制作简便、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丰富的特点,它部分消除了青贮、氨化的不足,改善了秸秆的柔软性和适口性,提高了安全性,成为当前最具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秸秆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1.2.1秸秆发酵饲料能降低养殖成本,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用秸秆发酵饲料来养畜,并不是不喂精饲料,只是把秸秆通过科学的加工处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改善其适口性,用以替代牧草和少量精饲料,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 1.2.2秸秆发酵饲料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我国可以制作发酵饲料的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收获了粮食后的各类禾本科作物,如麦秸、稻草、玉米秸、高粱秸、棉秸以及豆科秸秆、薯藤、无毒野草等都可以用来制作微生物发酵饲料。这些秸秆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1.2.3秸秆过腹还田,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 农作物的秸秆若不通过过腹还田,直接被翻到土壤里,由于秸秆里的有机质和钾的含量较多,而氮和磷的含量较少,埋在土壤中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分解,尤其是含量高达70%~80%的纤维素、半纤维素要经过数月才能分解,含量占10%~15%的木质素要经过数年完成,因此不但不能及时为土壤提供营养,反而在分解过程中与作物争氮肥。此外,秸秆在土壤潮湿厌氧环境中还能产生大量对植物幼芽有害的物质,能抑制植物根系和幼苗的生长。但秸秆经过牲畜过腹还田,其分解的速度就快得多了,而且能较快地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过腹还田还可以杀灭秸秆上的一些作物害虫、杂草种子,对下一年作物生长很有好处。 1.2.4秸秆资源充分利用可减轻环境污染 大量秸秆过腹还田,不仅降低了农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减少生态灾害的发生几率,也减轻了焚烧秸秆所引起的大气污染。由于焚烧秸秆,烟雾造成一些机场航班不能正常起降,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酿成严重交通障碍和恶性事故。这种日益严重的秸秆焚烧已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中

文档评论(0)

slyjdog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