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油管道输送技术整理.
原油管道输送技术油气储运工程目录一、输油管道概况11、输油管道发展概况22、长输管道的发展趋势33、管道运输的特点44、我国输油管道概况5二、输油泵站的工作特性61、长输管道用泵62、离心泵的工作特性73、输油泵站的工作特性8三、输油管道的压降计算111、输油管道的压降组成112、水力摩阻系数的计算113、流量压降综合计算公式—列宾宗公式134、管路的水力坡降145、管路工作特性146、离心泵与管路的联合工作15四、原油管道的温降计算181、轴向温降公式182、温度参数的确定193、轴向温降公式的应用194、油流过泵的温升225、热力计算所需的主要物性参数226、热油管道的总传热系数K24五、输油管道运行工况分析与调节251、工况变化原因及运行工况分析方法252、几种事故工况下的运行参数变化趋势263、输油管道的调节26六、热油管道的日常运行管理291、热油管道的工作特性292、热油管道经济运行方案33七、含蜡原油管道的石蜡沉积341、原油析蜡和管壁结蜡过程342、析蜡与结蜡对沿程温降及摩阻的影响383、防止结蜡和清蜡的措施39八、提高输油系统效率的途径411、提高输油泵的效率412、提高电机的负载率413、利用变频调速器改变输油泵流量424、提高加热系统的效率425、保证管道系统始终处于最优运行状态426、减少管输过程中原油泄漏及其对环境的污染42一、输油管道概况管道是石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石油工业的动脉。在石油的生产过程中,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管道。我们可以把石油的生产过程简单的表示为:长输管道是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简称,它是指流量大,管径大,运距长的自成体系的管道系统。可简单地表示为:长输管道总是由输油站和线路组成。首站、末站和中间站统称为输油站。对于原油管道,首站一般在油田,末站一般为炼厂和港口。为了保证管道的连续运行,首、末站一般建有较大的库容,而中间站一般只设一座旁接油罐或事故罐,用以调节流量的不平衡(旁接油罐流程)或事故泄压(密闭流程)。输油管道一般由离心泵提供压能,电动机为原动机。对于加热输送的管道,由于沿程散热,为了保持油品的温度,沿线还要设加热站,所用燃料一般为所输原油或渣油。为了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全线设有有效的通讯系统,以调度、指挥生产。通讯线路是长输管道的生命线,主要的通讯方式有:有线电话、微波通讯、卫星通讯、网络通讯、无线电通讯。通讯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管线所处地区的环境和管线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多采用微波通信系统。对于多雾山区,可采用网络通讯为主、卫星通讯为辅的通讯系统,以确保通讯的安全和畅通。之所以说通讯线路是长输管道的生命线,是因为如果通讯系统不畅通就会给管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1、输油管道发展概况管道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最早使用管道输送流体的国家。早在公元前的秦汉时代,在四川的自贡地区就有人用打通了节的竹子连接起来输送卤水,随后又用于输送天然气。据考证,最早的输气管道是在1875年前后在中国四川建成的,当时的人们为了输送天然气,把竹子破成两半,打通中央的竹节再重新组合起来,并用麻布绕紧,石灰糊缝将其用做输气管道,长达100多公里。现代油气管道始于19世纪中叶,185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油田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井,所生产的原油起初用马车拉运,导致了严重的交通拥挤。1865年,在该油田建造了第一条用于输送原油的管道,管道直径为50mm,长约8km,输量127 m3/d,用往复泵驱动,每桶油的运价由马车运输时的2.5~5美元降至1美元。美国在1879年建成了泰德—瓦特输油管道(Tide—Water Pipeline),被称为全世界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该管道从柯里亚尔通往威廉港,管道直径152mm,全长174km,年输量50×104t。1886年,美国又铺设了一条口径为200mm,长为139km的输油管道。1920年前,管道均采用丝扣连接,因此管径较小。1920年,在管道铺设中开始采用气焊,随后又被电焊所取代。金属焊接工艺的发展和完善促进了大口径、长距离管道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新管材的使用。但真正具有现代规模的长输管道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急需将西南部油田生产的油运往东海岸,但由于战争,海上运输常常被封锁而中断,这就促使美国铺设了两条输油管道。一条是原油管道,叫“Big Inch” ,管径610mm,全长2016km,日输油能力47700m3,投资近1亿美元,由德克萨斯到宾夕法尼亚。另一条为成品油管道,叫“Little Big Inch”,管径500mm,全长2640km,日输能力为37360m3,政府投资7500万美元。其中原油管道于1943年建造投产,成品油管道1944年投产运行。从20世纪60年代起,输油管道向大口径、长距离的方向发展,并出现许多跨国管线。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