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始皇陵朝向将解密
秦始皇陵朝向将解密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勘探取得重大成果,外城北门被发现,证实秦始皇陵确实有4个门,另外对陵园内的汉墓发掘发现了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大的实心砖。
证实秦陵北门确实存在
此次秦始皇帝陵园勘探区域主要为位于陵园南部内外城垣之间、陵园北部内外城垣之间和西部内外城垣之间。最为重要的是勘探发现了陵园外城垣北门遗址。
秦始皇帝陵园外城北门门址位于秦始皇帝陵外城北墙上,东距外城东墙455米,西距外城西墙412米,门东西长93米、宽7米,在墙体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凸出于墙体的夯土台基。西侧凸出夯土台基南北长4.4米,东侧凸出夯土台基破坏较为严重,仅残存部分夯土。门址中部破坏严重,仅有断断续续的夯土残存。北门的机构与其他三个门有所不同,其他门基本上是建在长方形的夯土台上。
秦陵朝向有望解密
据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研究员介绍,秦陵考古中以前没有发现外城北门,因此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北门是否存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勘探确认北门存在,并搞清了北门的形制结构,理清了学术界有关秦陵是否存在北门的争论。
以前因为对北门是否存在不能确定,因此学术界对秦陵的朝向也存在疑问,认为可能是东西朝向,而秦陵勘探北门被发现后,那么秦陵也完全有可能是南北朝向,秦陵的朝向问题有望确定。
此次通过对秦始皇帝陵园较大范围勘探后,秦始皇帝陵园内遗址分布和格局已大体清楚,对秦始皇帝陵设计规划、布局筑造以及陪葬礼仪制度的研究当具有特殊意义。今年10月份,正在建设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建成将面对游人开放,而此次勘探北门的发现,进一步揭开了陵园的真面目,同时对于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的建设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1.6米长条实心砖首次发现
在陵园南内外城垣之间发现了两座汉代早期墓葬,两座墓均为南北向砖室墓,后室由长约1.6米、宽约0.23米、厚约0.11米的长条实心砖砌成。如其中被命名为M2的墓葬,带斜坡墓道,由斜坡道、前室、后室、耳室组成,后室为长方形洞室,用长方形条砖砌筑,两侧及后壁用长条砖错缝平铺,顶部用长条砖平铺。两座墓葬用于封闭后室的长条砖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大的实心砖。
据专家分析,刘邦曾派人专门守卫秦陵,这两座墓葬很可能是汉早期守陵人的。 文/图 记者 吕华
秦始皇陵地宫千年前已被盗 现地宫是宋朝重修
另据成都日报报道 秦始皇陵以其规模宏伟、空前的厚葬闻名。每位关心秦始皇陵的人都对它是否被盗十分关心。之前,经考古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并未被盗墓贼光顾过。但昨日学者李宝柱却撰文公布了一个惊天的考证结论:秦始皇陵地宫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被人盗掘!现今地宫是宋朝初年再葬时重修的,地宫里秦始皇的棺椁也是宋朝重新制造的。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核心部分。秦始皇陵考古队以为,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宫四周均有4米厚宫墙,宫墙用砖包砌起来,考古队找到了若干通往地宫的甬道,发现甬道中的五花土并没有人为扰动破坏迹象,仅发现两个直径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盗洞,但这两个盗洞均远离地宫,尚未进入秦始皇陵地宫内。此外,秦始皇陵地宫中存在大量水银的事实,更是其未遭到盗掘的有力证据。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历史学博士李宝柱撰文称,根据清人徐松从《永乐大典》所辑出的《宋会要辑稿》礼三八之三至四载,截至宋初,在五代或唐朝末年,历代帝王陵寝,包括秦始皇陵在内,有二十八座已被“开发”,即被盗掘,而且破坏相当严重,以至于迫使新开国的大宋朝廷不得不出巨资再葬。据以上记载,这次再葬二十八帝的工程,自开宝三年(970年)九月开始,至次年二月尚未完工。此次再葬除重置棺椁、放置衣冠外,陵上皆修庙宇,添植树木,且置守陵户。李宝柱认为,此次再葬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此前,秦始皇陵考古队斥巨资、利用遥感技术探测皇陵地宫,其所探得的地宫已是宋朝重修过的,而非秦代原来修建。
李宝柱的文章一公布,立即引来了各方关注。有网友指出:“《宋会要》也是人写的,更是后人辑录的,其中谬误比比皆是,如果仅凭此记载就否定别人的研究成果,有以点代全之感。”“如果宋真的重修秦始皇坟墓,又岂止一个宋史纪要记载?其他的史书呢?”
秦始皇陵原考古队队长等考古专家逐条反驳
另据华商报报道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李宝柱博文的“揭秘”让很多人震惊,但原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昨日听到该说法后称,秦陵地宫是宋代重修的观点太荒谬,至于秦陵是否被盗,谁也不知道,只有开掘后才有定论。
博客本月22日刊发的一则博文――《秦始皇陵地宫早已被盗掘揭秘》,作者是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宣传教育指导室主任李宝柱,在其博客自我介绍中,记者得知了作者的身份: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85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毕业,历史学硕士,全国第一个被免试录取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