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死亡的定义和心肺脑复苏
死亡的定义和心肺脑复苏
一、死亡的定义
1、脑死亡是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死亡,脑功能永久性不可逆地完全丧失。即使有心脏跳动和脑以外的体循环及脊髓等以外器官功能继续存在,均可宣告个体死亡。
2、现行的脑死亡诊断标准为: ①深昏迷:原因明确,可排外可逆性原因: ②脑干反射全部消失(瞳孔对光反射 、角膜反射 、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 ③无自主呼吸; ④确认试验:脑电图( EEG) 、颅脑多普勒 、体感诱发电位,尤其是P14或N18 、脑核素扫描和脑动脉造影(EAG) 5 项中之一确认。具备以上4 项即可确认脑死亡。
3、掌握脑死亡诊断标准的意义
① 节约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据统计,一个需要循环、呼吸等生命支持的脑死亡病人,在凭借机器和药物的情况下,发展到心死亡,平均约有7天时间,每天医疗花费在5000到10000元之间,国家每年支出的医疗费用达到数百亿。这种花费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是很沉重的经济负担;加上家人陪伴损耗的劳务,其成本没法计算。
对脑死亡者抢救除了经济花费之外,还会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抢救工作,将稀缺的医疗资源用于死亡不可逆转的人,而不是用于有希望抢救过来的人身上。这是一种资源分配不公正。
②。脑死亡标准的确立,将为器官移植开辟最广泛的前景,这也是确立脑死亡标准的重要社会意义和医学价值之所在。按我国传统心肺死亡标准,从尸体(心跳和呼吸停止)上摘取器官移植到病人,器官质量比较差,很多都不能用了。而脑死亡状态患者(心跳和呼吸维持)身上的器官质量通常都很高,移植效果也会更好。摘取器官要在人呼吸停止15分钟内进行,如果同意以“脑死亡”为标准,可以在驾驶证等身份证明上注明愿意捐献器官,这样就可以在确定脑死亡时维持呼吸,等待摘取器官,从而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的来源。
4 、根据传统的心脏死亡标准,停止对已经脑死亡、尚未到达心脏死亡的患者进行抢救,将构成治疗上的过失甚至是杀人行为;而且,如果直接从已经脑死亡但心脏尚在跳动的患者身上摘除器官,将有可能构成伤害罪或杀人罪。因此,有呼吸机介入,脑死亡等于死亡,没有呼吸机介入,心死亡等于死亡。
5、脑死亡和植物人的区别:脑死亡不同于植物人,植物人的脑干功能存在,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而脑死亡则无自主呼吸,而且是永久的、不可逆性的。
二、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1、正常体温下,心脏停搏5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损害,心脏骤停10分钟内未行心肺复苏,神经功能极少能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所以心肺脑复苏必须及时。
2、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 (2)呼吸停止或开始叹息样呼吸,逐渐缓慢,然后停止(叹息样呼吸是无效呼吸) 。 (3)大动脉搏动消失。 (4)双侧瞳孔散大,(5)可伴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 (6)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心电活动。临床上一旦见到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就早期电除颤,早期电除颤这是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的关键。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操作者用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上下扫视后。 大声说:“现场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操作者靠病人右侧跪下,双膝与双肩同宽。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对病人一边耳朵叫一次,说:“你怎么啦?(病人没有反应)。大声说:“病人没有意识!” 3、启动基本生命支持,操作者大声说:请助手做好心电监测、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准备除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4、摆放体位:病人取水平卧位,放于硬板或地面上。
5、建立人工循环:1)操作者用右手食指中指摸左侧颈动脉(先找到甲状软骨,再找颈动脉,也可以直接摸到颈动脉,在心中暗数7秒),评委看见的胸侧大声说:无脉搏! 2)胸外心脏按压 ( C ):(按5个周期,30:2) (1)定位:1点2指3掌跟定位于胸骨下1/3。双手重叠、双臂打直。深度4—5CM (2)向下压30次(绿灯亮):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不能低于80或高于120次,按0.6秒一次(按压0.3秒,恢复0.3秒),小声数1—24,大声数25—26—27—28—29—30,同时助手准备好简易呼吸器。 (3)开放气道(A):检查口腔有无异,物 ,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助手把简易呼吸器面罩罩在病人口鼻,操作者立即捏气囊2次(B)(每次吹气时间均应持续1秒以上,潮气量约500----600ML)。(4)再定位后,压30次,小声数1—24,大声数25—26—27—28—29—30,当数30时助手右手拿简易呼吸器、面罩罩在病人口鼻,当数30后,操作者立即捏气囊2次。CPR5个周期。 从轻拍双肩到气囊取下5个周期共150-160秒。
()
6、复检:判断呼吸、判断脉搏(7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