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黄永武-八月咳.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磨黄永武-八月咳

等你,在鱼中 余光中 中三文学配对 苏焌玮 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等你,在雨中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等你,在雨中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等你,在雨中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有韵地,你走来 解释 1. 吴宫:指春秋末年吴王夫差的王宫。 2. 桂桨、木兰舟:桂与木兰皆是长青不调之树,桂 树可制船桨,木兰树干可制成舟。 3. 檐(yán):屋顶向外伸出的边缘部分。 4. 小令:在词中,以长短分,五十八字以内的称为 小令。 5. 典故:诗文里引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6. 姜(jiāng)白石:南宋大词人姜夔(kuí),自称 “白石道人”,词风清雅,为 南宋格律古典词派的再造者。 题解 《等你,在雨中》写于1962年5月27日,被编 入余光中六、七十年代风靡青年的情诗集《莲的 联想》。余光中写此诗时未满三十五岁,因此作 品清新抒情,有如出水莲花般高雅动人。 作者简介 余光中,当代台湾诗人与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 出生于南京,1948年进入厦门大学外文系时开始发表新诗 ,1949年5月到达台湾入台大外文系,毕业后进入军界。退 役后进修硕士学位,并从事编辑与教学工作。其人“左手为 诗,右手为文”,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1952)、《白玉 苦瓜》(1974),散文集《左手的缪思》(1963)等各十余部, 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1967)。? 。 作者简介 在台湾现代诗发展中,余光中的地位既重要又特 殊,他是台湾三大诗社之一“蓝星”的主要创始 人。他不只以创作,还以理论批评与组织活动来 推动现代诗在台湾的发展。 说他特殊,是因为他倡导现代诗,当有人以传统 观念否定现代诗时,他写了论战文章维护现代诗时 地位;但当看到现代诗患上“虚无”与“晦涩”的病症 时,他又是最早撰文批评现代诗的一位。 作者简介 余光中的诗在港、台,甚至中国大陆都极受推崇,他的散文、评论与译作成就也很高。 分析 这是余光中爱情诗歌的代表作,一首情意绵绵的情诗。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少年在雨中等待一个美丽纯洁的少女内心焦急复杂的状态,内容含蓄丰富,语言优美典雅,尤其是心理描写更加细致动人。 分析(第一节) 这首诗共有八节。 第一节首句“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点出男子在雨天等待情人的事实。彩虹是美丽的自然景色,而此时却是虚拟的,是诗人美好的想像,象征两人的爱情像美丽的彩虹一样璀璨夺目。我们都知道雨后出彩虹,但不是每次雨后都能出彩虹,诗人用“造虹”二字表达了对感情的执著、对爱情的憧憬。 次句“蝉声沉落,蛙声升起”,蝉声之所以沉,蛙声之所以升,是因为雨,因为黄昏的关系,所以这两句带入了夏日午后至黄昏的时间的推移。 分析(第一节) 此外,作者也巧妙地以自然界声响的此起彼落,来暗示着自己等待中的心情-----起起落落,患得患失。 第三句“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以“红莲”的艳丽、火“焰”的炽热,象征作者心中对美丽爱情的热烈追求,而且以倒装句型,将“在雨中”置放于后,强化了作者热情如火的心,不因雨水而熄灭冷却。 分析(第二节) 第二节“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在余光中的诗作中,莲的意象曾多次出现。诗人崇尚莲的美丽与圣洁,因此,莲既是具体的实物,又是美与理想的化身,这里莲花是情人的化身,所以她来不来都无所谓,因为莲花就是“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的空间感也很清晰、很鲜明。“黄昏”本来不能触摸,但是用了一个“隔”字,黄昏也就变得很具体,就像是隔着一层纱、一层帷幔一样。从“隔着黄昏”到“隔着细雨”是由抽象转到具体。 分析(第三节) 第三节写男子等待的心情。每一刹那的时间都是永恒的等待,“永恒、刹那、时间之外、时间之内”这些反义词的重叠使用,带有一点禅味。 作者的等待,在时间的流域之内;作者对情人的款款深情,却在时间的流域之外,那么,永恒与刹那,又有何差别呢? 分析(第四、五节) 第四、五节笔者笔锋一转,由视觉转到嗅觉和触觉,相像情人清芬的气息,并由现代回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相像他的情人应在吴国采莲,把情人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