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绝对好的生理考研笔记 血液.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对好的生理考研笔记 血液

第三章 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止血栓的溶解。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红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反应血液中红细胞相对浓度。正常成年男性40%~50%,女性37%~48%,新生儿55%。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 血液。幼儿体内含水量较多,其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9%。 二、血浆的化学成分 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正常含量为65~85g/L。盐析法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部分,含量分别为40~48g/L、15~30g/L、2~4g/L。电泳可将血浆蛋白分为清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六种成分。白蛋白和大多数球蛋白主要由肝脏产生。 血浆蛋白的功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各种蛋白质的浓度和分子大小,清蛋白的浓度较高分子最小,因此主要由清蛋白维持。维持正常的血浆 pH值血浆中的蛋白质为弱酸,部分以负离子形式存在,和它的钠盐组成缓冲对,缓冲血浆的酸碱变化,维持正常的血浆pH值。运输作用血浆中清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作为载体运输激素、脂质、离子、维生素及代谢废物等低分子物质。营养作用血浆蛋白可被组织摄取,分解生成氨基酸供组织蛋白的合成,或转变成其它含氮物质,或氧化分解供能。凝血-抗凝血与纤溶-抗纤溶作用绝大多数的血浆蛋白是凝血因子、生理性抗凝物质,同时有些蛋白质与纤溶-抗纤溶有关,这两组作用相反的蛋白质间的对立统一,保证了血流的畅通。催化作用血浆中存在多种酶,按其来源与功能可分为血浆功能酶、外分泌酶和细胞酶,它们在血浆中均发挥重要功能,这些酶活性的测定有助于疾病的诊断。7、免疫作用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多种免疫球蛋白、补体等都有血浆球蛋白构成。 三、血液的理化性质血液比重正常人血液比重为1.050~1.060,红细胞及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液比重越大。血浆的比重为1.025~1.030,主要由血浆蛋白含量决定。红细胞为1.090~1.血液粘度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其中主要是晶体渗透压,约为3mmol/L。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电解质)所形成,由于血浆和组织液的晶体物质中绝大部分不易透过细胞膜,所以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对于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极为重要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中蛋白质所形成的,由于蛋白质分子质量大,所产生的胶体渗透压很小,1.3mmol/L。由于组织液中蛋白质很少,所以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低于血浆中胶体渗透压。在血浆蛋白中,蛋白分子小球蛋白,故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蛋白。血浆蛋白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胶体渗透压虽小,但对于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血浆pH值正常人血浆 pH为7.35~7.45。血浆中主要的缓冲系统为NaHCO3/H2CO3、Na+-蛋白质/H+-蛋白质、Na2HPO4/NaH2PO4,其中以NaHCO3/H2CO3最为重要,两者之比为20:1,才能维持pH为7.4。红细胞中主要缓冲系统为KHCO3/H2CO3、KHb/HHb、KHbO2/HHbO2、K2HPO4/KH2PO4,其中以KHb/HHb、KHbO2/HHbO2最为重要。血浆pH 波动范围极小。 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新生儿为6.0×1012/L以上。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妊娠后期由于血浆量相对增多,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减少。高原居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高于海平面居民。 1可塑变形性: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影响红细胞的变形因素有三个方面:①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变形的能力也就越大,故双凹圆碟形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远大于异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球形红细胞;②红细胞内的粘度越大,变形能力越小,血红蛋白变性或浓度过高时,可使红细胞内粘度增加;③红细胞膜的弹性降低或粘度升高,也可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2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将加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红细胞能相当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通常以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沉降越快,悬浮稳定性越小。红细胞叠连之后,其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减少,与血浆的摩擦力也减少,于是ESR加快。影响红细胞发生叠连的因素,主要在于血浆,并不在于红细胞本身。血浆中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胆固醇含量增多,可加速红细胞叠连,沉降加速,而血浆中白蛋白、卵磷脂增多,可使红细胞叠连降低,沉降减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