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野外防蛇
安全知识三 防蛇咬伤篇 一、毒蛇的基本常识 1、毒蛇的识别 从外观上看,毒蛇外观色泽鲜艳,头部多呈三角形,蛇尾粗短。 在不能确定为何种蛇咬伤的情况下,不能以为无明显症状就判断是无毒蛇。在多数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在分不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的情况下,应按毒蛇咬伤处理.。 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的牙痕,毒蛇咬伤通常见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有的毒蛇有两排毒牙。 2、毒蛇的常见特性 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伤发病高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 * * 3、常见毒蛇的种类 眼镜蛇 二、蛇毒咬伤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因蛇毒性质而分为: 1.神经毒类表现:侵犯神经系统为主,局部反应较少,会出现局部疼痛、麻木、复视、眼睑下垂、视觉模糊、脉弱、流汗、恶心、呕吐、昏迷等全身症状。(金环蛇、银环蛇和海蛇等咬伤) 2、血液毒类表现:侵犯血液系统为主,局部反应快而强烈,一般在被咬伤后30分钟内,局部开始出现剧痛、肿胀、发黑、出血等现象,时间较久之后,还可能出现水泡、脓包,全身会有皮下出血、血尿、咳血、流鼻血、发烧等症状。(竹叶青、五步蛇、蝰蛇等咬伤) 3、混合毒类症状:同时兼具上述两种症状。(蝮蛇、眼镜王蛇和眼镜蛇等咬伤) 三、防毒蛇咬伤的措施。 1、做好个人防护。在野外作业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穿戴好帽子,穿高腰鞋,并将裤脚扎入袜内,夜里带上手电照明。在山地行军或旅游时最好携带一些急救器材,如小刀、止血带、火柴、蛇药等。 2、遭遇毒蛇时的应对方法。在毒蛇容易出没的地方行走或作业时要提高警惕,以免无意中接近或踩到毒蛇。一旦遭遇到了毒蛇,千万要保持冷静,如果它不向你进攻,不可随便惊扰蛇,可绕行或用一种较为安全的方式将其赶走,尤其是遇到毒蛇盘曲昂首,切勿接近。遇蛇袭击时,可左右拐弯向上坡或光滑地面迅跑。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