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翻译简史.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翻译简史

民国时期(1912-1949)的译论 总述 特点:1.人数更多, 可以从社团流派角度来区分 20年代 3040年代 特点 2.译学论争范围更大、更多 ★20年代: 文学研究会: VS 创造社: ★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 左翼文坛内部讨论:鲁迅 VS 瞿秋白;鲁迅VS梁实秋 等 ★40年代: 战火频仍, 争论大幅度减少 文学研究会:郑振铎的译论贡献 文学研究会:郑振铎的译论贡献 郑振铎(1898-1958)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主旨是“血和泪的文学”,致力于反映人间的苦难,向反动的礼教宣战)和翻译家(大量译介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理等优秀俄苏作家的著作以宣传民主思想),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理论家。他对中国的译论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在1921年发表的《译文学书的第二个问题》一文,详细阐述了文学翻译的特征方法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提到“三条法则”是我国翻译理论宝库里的一笔财富。 第一条“法则” 要求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必须对于原文所用的文字有完全的认识,其次就是他必须对于原文所论或所描写的那种食物有所充分的研究” 第二条“法则” 要求译者不但要忠实于原作的意义,也要“同化”原作的风格及态度。 (郑振铎指出:“一个良好的译者一定能立刻发现出原作的风格的真实的性质。他必须决定原作的风格属于哪一类,他精审决定了以后,就必须把这种特点,以自己的能力把它明明白白的重新再现在译文里,如同在原文里一样。) 第三条“法则” 要求译文必须体现出原作中的“流利” 郑振铎指出:译者“不许去抄袭原作的感情,但却是要用他自己的情感产生出一个完全相似的东西…简单的说来,他必须采取原著者的精神,由他自己的官能里说出来。” 文学研究会:茅盾的译论贡献 茅盾(1896-1981)积极提倡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以文学批评家闻名。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翼文坛鲁迅之外的又一名杰出的战将)。在20年代,他的主要译论贡献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翻译工作目的与功能的论述 茅盾在《一年来的感想与明年的计划》从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上来阐述翻译的重要性(“……我觉得翻译文学作品和创作一般的重要,而在尚未有成熟的‘人得文学’之邦像现在的我国翻译尤为重要;否则,将以何者疗救灵魂的贫乏,修补人性的缺陷呢?”)。 他还从创作技术上认为“翻译就像是手段,由这种手段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自己的新文学”。 第二:关于翻译工作者本身的条件和修养的论述 茅盾在《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中明确提出了译者的三个条件: 1.翻译文学数的人一定要他就是研究文学的人。 2.翻译文学书的人一定要他就是了解新思想的人。 3.翻译文学书的人一定要他就是有些创作天才的人 第三:对于翻译本身的艺术要求 1.茅盾的《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是迄今所知中国译论史上最早又最明确地提出翻译不可失却“神气句调”,即强调“神韵”这一重要观点的。茅盾原则上赞成“直译”同时又强调保持原作的“神韵” 茅盾认为:“就我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了‘神韵’。” 2.茅盾的《“直译”与“死译”》是最早指出“直译”与“死译”区别(凡令人看不懂的译文并不是“直译”而是“死译” )的文章。 3.茅盾进一步阐明“直译”有深浅两层意义(从浅层来说,一是“不妄改”,二是读的通;从深层次说还得保留原作的神韵)。 茅盾在文中这样写道:“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就深处说,还求能保留原作的情调与风格。所谓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尚含有一个积极的条件– 必须顾全原文的条理。” 文学研究会:蒋百里的译论贡献 蒋百里(1882-1938)擅长日、德两国文字,另又懂一点英、法文。终其一生主要是一个爱国的军事家。他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翻译事业之先例》从战略的角度看待译事,文章最后得到四个重要“结论” 。 一.吾侪今日之翻译,为一种有主义之宣传运动。主义运动也,则为有目的之手段,能于干燥之事实上,加上一种活气,枯窘之文字中与以一种精神。 二.吾侪今日之翻译,负有创造国语之责任。蒋百里能以西方译史为参照,指出中国翻译事业与整个语言文字改革运动的必然联系并指出译介对创造的促进关系。 蒋百里认为:“以翻译事业而完成创造国语之责任者,世界文学史上路德一人而已。” 三.翻译事业之成功者在历史上有永久至大之光荣。其成功条件:(甲)译者、著者、读者有一种精神上密切关系。(乙)译者视翻译为一种“生命”“主义”之事业。 四.无论何种至善之翻译,必有一二不满之批评,然于译者本身之价值,绝不因批评而减损。 文学研究会:朱自清的译论贡献 朱自清(1898-1948)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同时又是一位学者和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