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冲刺讲义4.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申论冲刺讲义4

申论冲刺讲义4 热点四: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切入点一:节能减排 1.问题表现 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缓解人口 资源矛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极 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事关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 加快完成国务院节能减排各项工作部署, 加大节能减排的科技工作力度, 实现节约发展、 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科学发展。 2.原因分析 外部制约因素 一是节能意识淡薄。我国能源产品价格偏低,企业对其成本重视不够,特别是国有企业 普遍不重视能源效率评估。 二是错误的节能减排观念。一方面,只关注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忽视商业领域、民用 领域和交通领域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另一方面,因资金、技术缺乏以及对合同能源管理 等社会化节能服务缺乏认识,积极性不高。 三是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在《节约能源法》中,有关执法主体、监督主体、节 能行政主管部门法律地位等规定不明确,缺乏配套法律和标准体系,也缺少针对企业和普通 百姓的财政税收等激励政策, 已有的政策更多局限于工业领域, 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监督难、 执行难。 四是缺乏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 许多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 资等,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节能减排成为软指标。 内部制约因素 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增长过快,第二产业整体增幅快于第三产 业,将加大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二是技术、资金不足。这使得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在资源利用效率上有较大的差距。 3应对措施示例(以某省为例) 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的实际行动,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主线,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切实做到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措施更硬、责任更 严。 一要目标不变。要瞄准国务院下达的目标任务、 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分解到各单位、 各地方政府的目标任务不动摇,倒排时间、落实责任,加压紧逼、寸步不让,做到目标不变、 任务不改、指标不减,以坚定决心和断然措施,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 标任务。 二要力度不减。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集中行动,全力以赴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尽快 组织开展对各地节能减排工作的预考核,为完成目标任务争取主动;总结集中行动中的好做 法、好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三要措施更硬。坚持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手段、舆论手段、组织手段、 改革手段多管齐下,牵牛鼻子、啃硬骨头,破瓶颈、解难题,在全省上下形成节能减排的强 大攻势。要以节能减排为契机,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行业企业整合重组。 四要责任更严。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制,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 自抓、负起领导责任,分管领导要认真抓、负起主要责任,主管部门要重点抓、负起直接责 任,相关部门要协力抓、负起配合责任,各企业单位要切实抓、负起具体责任,督导组要注 重实效、负起督查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切入点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 节约+环保 l 发展循环经济的十项主要措施 第一,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把发展观 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在发展思路 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 GDP 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 第二,搞好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 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 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科学的循环经 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 第三,调整结构。加快发展低耗能、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