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田间统计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2010 年 04 月16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土壤中不断地吸收各种养分,合成供给自身生长发育的有机物质。在整个生育期中,玉米吸收最多的养分元素有N、P、K、S、 Ca、Mg。在玉米的一生中吸收的养分以N 最多,K次之,P较少。
为了探究施用肥料的过程中N肥的多少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设置空白、低氮、中氮和高氮四种不同处理的区组实验,来验证N肥在玉米生长初期的作用。
二 实习概况
2011年4月10日到1011年4月14日,资环专业全体同学在张亚丽老师和陈铭达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农大江浦实验农场进行了为期4天半的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实习。
实习过程的安排如下:
4月10日,我们到达实习地点并进行整顿以后,进行了后面几天实习的准备工作,包括锄头,铲子,铁锹,耙子,木桩,锤子,皮尺,绳子等工具和我们所需要的肥料和我们所需要的玉米种子(紫玉糯)。之后,老师在教室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我们的实验设计。
4月11日,上午我们在实验区和老师一起定桩,分区,用绳子将我们的试验地划分为区组,外围留有保护区,中间设置田埂,并在各小区之间设置沟渠,开沟,整地。下午,我们每个小组分工,女同学留在教室称肥料、做绳结,而我们男生则到地里去整地,将每个小区都整成馒头状,以利于后面玉米的生长。
4月12日,我们将自己的小区播种施肥并将保护行的种植行由木桩定好
4月13日,上午我们把保护行种植完全并撒施肥料, 下午将所借工具等全部还回去,至此,田间实习的任务结束。
三 实习内容
1 实验小区条件
面积:长x宽=35x17.5m
试验小区实用地面积:长x宽=30.5x12m,不含四周保护行,边际保护行种植行距为60cm,保护行施肥量按照常规方法。
2 实验品种
春玉米,紫玉糯(南农紫玉糯1号)
2.1紫玉糯简介
2.1.1品种来源
2.1.2特征特性
2天,株高210厘米,穗长17厘米左右,穗粗4厘米左右,穗行数14行,无秃顶,千粒重270克。籽粒紫红色,糯性好,香味正,甜度高、保持期长,蕊嫩又甜,食用品质极佳。亩产鲜穗750-1000公斤。
2.1.3栽培要点
70-80斤复合肥作基肥。春播注意防治地下害虫。生长中后期追施复合肥和尿素,总量各为30斤/亩左右,春播分2次追施为佳,夏播1次也可,同时视具体情况进行1-2次治虫管理。成熟期还应注意鼠害。合理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
该品种如基肥足,密度较稀,易出现分蘖和多穗现象,分蘖应及时扳去,出现多穗时,除第一、第二果穗可留下,其余的可适时扳下作玉米笋处理,每亩也可增加一定的额外收入,同时提高鲜穗产量。
2.1.4收获采摘
20-25天,此时籽粒行间无明显空隙,大部分籽粒刚变色,籽粒胚乳处于浓浆状态。采摘期极为重要,当籽粒开始变色时采下,甜度极高,可与甜玉米相比,而咬嚼性大大好于甜玉米。如籽粒已全部变色,则籽粒略有甜味,但糯性好,香味足。因此应根据各地各人喜好及市场要求控制好采摘期。
3田间实验设计
3.1 实验区组设计
实验小区的随机排列的实验设计方法有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和裂区设计等,本次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优点:(1)设计简单,容易掌握;(2)富于伸缩性,单因素、多因素以及综合性的实验都可应用;(3)能提供无偏的误差估计,并有效的减少单向的肥力差异,降低误差;(4)对试验地的地形要求不严,必要时,不同区组亦可分散设置在不同地段上。
不足之处在于这种设计不允许处理数太多,一般不超过20个。因为处理多,区组必然增大,局部控制的效率降低,而且只能控制一个方向的土壤差异。
拉丁方设计具有双向控制土壤差异的作用,即可以从直行和横行两个方向消除土壤差异,因而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除保护行外,将试验田等分为2块,在随机区组和拉丁方实验之间筑一条小梗,梗宽50cm,开沟时将土块覆梗形成。
最终的实验处理方案如下图所示:
河道
A
B
C
D
1
2
3
4
B
D
A
C
2
4
1
3
C
A
D
B
2
1
4
3
D
C
B
A
4
3
2
1
A  空白对照	1  空白处理
B  低氮处理                2  低氮处理
C  中氮处理                3  中氮处理
D  高氮处理                4  高氮处理
每个小区面积:3.75x3=11.25m2,每小区间隔挖沟宽20cm,沟深约20cm(不要挖深,否则生土翻上来,不利于后期操作)
3.2施肥量的确定
原本确定的4个处理的施肥量分别为0,90,180,270kgN/hm2,考虑到后期施肥不宜差距过大,故改用0,120,180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