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阅读资料:“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家都应当读点诗词.docVIP

高三阅读资料:“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家都应当读点诗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阅读资料:“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家都应当读点诗词

高三阅读资料:“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家都应当读点诗词 “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家都应当读点诗词 -------------------------------------------------------------------------------- 我认为中小学生应当读点诗词,大学生应当读点诗词,青年人、老年人、我们大家都应当读点诗词。道理孔老夫子早就讲过了,“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无以言,就是指不会讲话,或者话讲得没有文采,甚至于是指不能获得话语权。要知道,讲话没有文采,那后果是很严重的啊!孔夫子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这就已经涉及思想和文化传播的大问题,涉及话语权问题,是《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了。毛主席也把“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列为党八股的八大罪状之一加以声讨。 其实,读点诗词不仅是语言问题。中华诗词,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表现力强,音韵和谐,富于音乐美,是一座高雅艺术的宝库自不必说了。其蕴藏于语言之中的情感之真切,思想之丰富,意境之深邃,操守之坚贞,品格之高雅,更是一座十分难得的精神宝库。针对提倡学点历史,有人理直气壮地质问:不知道秦始皇、唐太宗又怎样?不知道阿房宫赋又怎样?不知道唐诗宋词又怎样?当然,我们确实不能把这样的人怎么样!总不能让他们不吃饭吧?但人和人之间是有种种区别的:脾气有好坏之分,度量有大小之分,素质有高低之分,趣味有雅俗之分,品格有优劣之分,精神世界有丰富与贫乏之分,等等。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点历史、读点诗词,使自己变得更有知识一点,更智慧一点,认识更全面一点,修养更多一点,品格更高一点,精神世界更丰富一点,能做一个素质比较高、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中国公民,又何乐而不为呢! 唐宋诗词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化中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峰。其内容之博大精深,风格之多种多样,形式之齐整有致,韵律之和谐优美,世无伦比。朗读时抑扬顿挫,吟诵时荡气回肠;写景使人流连忘返,状物叫人拍案惊奇;动情处催人涕泪俱下,激奋时令人拔剑而起;穷哲理宏微,横连中外,述人情世态,纵贯古今。真可谓国之瑰宝,世之奇葩者也。品读它,吟诵它,欣赏它,玩味它,陶醉于其中,那是一种多么好、多么难得的审美满足,又是一种多么珍贵的情感的、哲理的、人生的极致享受啊! 其实,学好语文并不是一个小问题,学好母语对于每个国民来说都是第一要务。我们不是常常讲爱国吗,讲爱国首要的、最根本的是热爱并且保护好我们的语言文字。道理十分简单,我们既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同时也生活在语言文字世界里。我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赖以发展、赖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不二根基。 我十分赞成“语文学习应自诗歌始”的见解。如果要说语文学习有“捷径”的话,这就是捷径,要说有“妙诀”的话,这就是妙诀。现在有人主张国学从文字启蒙阶段就开始学,即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读经,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左传》、《国语》等,这其实是不妥当的,失之于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是不符合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而诗词中却有大量适合儿童少年阅读、吟诵、欣赏,并对他们的精神与心灵有启蒙作用的好作品。有的可以上学即读,如结合认识十个基本数字,就可以读类似儿歌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又如:“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到水面都不见。”稍长即可读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还有杜甫的绝句《漫兴》、白居易的《桂华曲》、贺知章的《柳枝》,等等。唐宋词中也有许多适合儿童少年诵读的佳作,如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是多么自然、清新、恬静的一幅村居画卷啊!在这个阶段不但要多读,而且要多背诵。想要“腹有诗书”,就要趁年纪轻记忆力强的时候在“背功”上下点功夫。背些诗词的特殊功效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一生。 主张年幼时背些诗词的,不仅是许多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也有许多自然科学的专家学者。钱学森先生、苏步青先生这些大家都主张背诵诗词。 苏步青是研究微分几何学的大家,但对诗词和文学无比爱恋。他小时候放牛,在牛背上背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年长了,于工作繁忙之际,每晚仍要在睡觉前花二三十分钟念诗词,神情专注,乐在其中。苏步青先生认为,“语文是成材的第一要素”,他在任复旦大学校长的“就职宣言”中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