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DSP的电压凹陷检测装置的研究
维普资讯
第34卷 第4期 继 电器 Vo1.34 No.4
2006年2月16日 RELAY Feb.16,2006 53
基于DSP的电压凹陷检测装置的研究
王球保 ,杨仁刚 ,谈 萌 ,冯小明 ,张立军。
(1,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学院,北京 100083;2.北京电力公司亦庄供 电公司,北京 100031)
摘要:根据瞬时电压d—q分解法原理,利用MotorolaDSP56F807研制出一台电压凹陷的检测装置,详细讨论
了其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在装置上完成对电压凹陷的检测,并通过选取不同截止频率的低通滤波器,达到不
同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证明该装置对电压凹陷的检测具有快速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瞬时电压d—q分解法;DSP; 电压凹陷;低通滤波器
中图分类号:TM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6)04-0053-04
换)。
0 引言
将 abe三相电压变换到dq坐标的关系式为
供电电压凹陷是由系统短路故障、过负荷和大 r“]
型电机启动引起的电压有效值短时快速下降。随着 ttdaII ㈩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压凹陷问题引发的事故越
来越多,它有可能引起计算机系统紊乱 、调速设备跳 式中,
闸以及机电设备误动作等,从而导致较大的工业损
失和人身事故。目前在工业化国家,电压凹陷已经 C-亏’
上升为最重要的电能质量问题。因而研究和解决电 fsinot0t sin(w0t一2~r/3) sin(toot+2~r/3)1
压凹陷的质量问题成为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cos(cJ0t —COS(ot0t一2~r/3) 一COS(otot+2~r/3)J
目前,检测电压凹陷的方法主要有有效值计算 变换阵C中sintoot和COSO)0t是扰动前与 a相
法、峰值电压法、基波分量法以及瞬时电压 d—q分 电压同相位的正 、余弦信号。
解法等。前两种方法对电压凹陷的检测至少需要半 变换后的d、q分量 电压经过低通滤波器,得到
个周期的 “历史”数据,将引起一定的时延,因此不 直流分量 ,【I1.和 :
能准确地给出电压跌落的起止时刻,更不能反映电 =
√3U COSO/ (2)
.
压跌落时可能出现的相角跳变和不对称。基波分量
U =一√3U sinot (3)
法基于离散傅里叶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出电压的幅
式中: 为凹陷幅值;为相角跳变角。
值和相位角,但该方法也需要一个工频周期的数据,
则由式(2)、(3)可求出凹陷电压的幅值和相位
在电压跌落时难以保证其电压值的实时性。而瞬时
跳变角为
电压d—q分解法可对任一相电压凹陷幅值、持续时
间和相位跳变进行实时准确的检测。本文研制了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综合技能(第2版)PPT课件 基本护理技术-注射技术.pptx
- 高中数学:习题2:幂函数.doc
-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常用版).doc VIP
- 2023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全八册】知识点总结 .pdf VIP
- LY_T 3314-2022 皂荚培育技术规程.docx
-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规程 .doc VIP
- 2025H1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pdf VIP
-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雇主责任保险条款2011版.pdf VIP
- 神经重症患者感染诊治_美国临床神经医学手册(2017-2018)与中国专家共识(2017)的对比与解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