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漆线雕工艺的历史演变_现状和发展.docx

蔡氏漆线雕工艺的历史演变_现状和发展.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蔡氏漆线雕工艺的历史演变_现状和发展

蔡氏漆线雕工艺的历史演变、现状和发展*黄曾恒( 厦门市工艺美术学会,福建 厦门361000)摘 要:本文从明清时期起阐述了三百年来蔡氏漆线雕工艺的历史演变、现状和发展状况。关键词:蔡氏漆线雕; 工艺; 发展Abstract: The Evolvement,Actu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Cai 's Lacquer Sculpture during the past300 years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have been illustrated in the article.Key words: Cai's Lacquer Sculpture; Craftwok; Development三百年来,漆线雕艺术由发源地同安马巷,发展分布至同安、厦门一带,并遍及闽南地区。而后漆线 雕艺术品流传到台湾、东南亚,乃至全球有华人供奉 神祗之处基本上都有蔡氏漆线雕的作品。明清时期,宗教雕塑多趋于程式化,世俗雕塑多 趋于装饰化和工艺化。福建是一个民间信仰特别发 达的地区。自古以来,人们为了祈福消灾,筑起香案 供奉神灵,神像几乎家家必备。这期间,神像的造像 形式和装饰风格的变化为居家供奉需要和方便,发 展为小型化和重装饰的工艺特点。漆线雕艺术的出 现是闽南特殊的文化背景的必然产物。漆线雕在我 国闽南地区流传了数百年,其表现力丰富,工艺甚为 精湛。在我国古代宗教雕塑历史中,漆线雕以其独 特的装饰手法和优于诸如堆漆、沥粉的工艺而经久 不衰。它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的优秀品类深受闽台人 民、东南亚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所喜爱。平面局部造型为主。漆线雕的成熟阶段(明末清初期)由明末至清初,漆线雕的工艺水平得到进一步 提高,制作基本形成规模,并广泛应用于佛神像衣饰 中。漆线雕在原来平面局部造型的基础上扩展为全 身的装饰,并采用漆线及堆漆并用的手法,从而达到 浅浮雕的效果。1. 2漆线雕的鼎盛阶段(清乾、嘉、道时期)清朝中期,漆线雕艺术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其 表现手法进一步拓宽,工艺几近登峰造极,技法更为 纯熟,粗细线条的运用也更加灵活,并开始采用漆线 堆叠的立体手法。加之贴金、配彩,使之达到错彩镂 金,雕绘满眼,美仑美奂的艺术效果。1. 3漆线雕的下滑期(晚清至民国时期)清朝末年,随着朝庭腐败,外敌入侵,社会动荡, 漆线雕工艺开始走下坡路,无论工艺水平还是漆线 质量都不能与明末清初相提并论。民国时期,国家 内忧外患战事频发,漆线雕艺人朝不保夕,漆线雕水 平更为低落,好的作品不多。1. 4漆线雕工艺的演变和发展11. 1漆线雕的起源和发展阶段(明代中晚期)漆线雕是受宋元时期的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 泥线雕等工艺的启发而产生的。宋元时期就有用堆 漆和沥粉雕手法来装饰神像。至明代,还有少量应 用堆漆的表现手法,明代早期,使用精细的漆线做装 饰还不多见。直到明中晚期,漆线雕工艺逐渐形成, 并得到较大的发展。这一阶段的漆线雕主要还是以漆线雕历经磨难、焕发新生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提倡破除迷信,已没有漆线 雕神像作品生产了。但党和政府仍然对工艺美术行 业的保护,恢复给予很大的关怀和扶植,明确提出 “保护、发展、提高”民间工艺美术事业的方针。并 鼓励艺人创作产品生产出口。因此,蔡氏于 1951 年1. 5收稿日期: 2010 - 11 - 10*48第 30 卷 第 1 期2011 年 4 月中国生漆Journal of Chinese LacquerVol. 30 No. 1April. 2011重操祖业,以个体经营的方式生产佛像,销往东南亚地区,漆线雕得到新的发展。1954 年,厦门成立三 个生产合作小组,后转为雕塑生产合作社,社员大部 分是同安、马巷、晋江以及龙溪的民间装佛艺人。他 们互相交流技艺,风格程式逐渐一致。由于出口的 需要,厦门漆线雕老艺人创作了少量表现历史人物 的作品。装佛匠师中蔡文沛先生的技艺当时最著名者, 他 7 岁学艺,潜心 15 年,掌握了各种复杂的技法。 解放初期,他第一个为漆线雕工艺开拓了国外市场, 产品畅销东南亚,以做工精妙深受好评。作为新时 代的艺人,蔡文沛先生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了传统 佛神像的桎梏,为漆线雕工艺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天 地。他在内容上同时进行一系列革新,一扫冷漠板 滞的传统风貌。他的作品取材多是来自神话和历史 故事,尤其是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例如《戚继光》、《郑成功》、《穆桂英》、《岳飞》等最具神韵。1956 年,以蔡氏家族成员为班底的“厦门工艺 美术厂“前身雕塑合作社成立。时有社员 26 人,其 中蔡氏家族成员 20 人,乃是该社的基础。当时 16 岁的蔡水况也随父蔡文沛进厂成为其中一员。在漫 长的创作生涯中,蔡文沛越来越接近现实主义的创 作方法。他的名作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