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深处的一棵“无名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梨园深处的一棵“无名草”

梨园深处的一棵“无名草” 耿慧敏——中国京剧院著名京二胡演奏家,就梨园行而言,应当不会陌生。但是,对京城及周边地区的票界而言,则是一个既熟悉又亲切的名字。几十年来,这棵梨园深处的“无名草”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底、娴熟的演奏技巧独步梨园,她德艺双馨的艺术品德和人格魅力无时不感染着每一位熟悉、热爱她的戏迷朋友们。   耿慧敏,出身梨园世家。其祖父耿永山乃清末民初著名鼓师。耿永山兄弟排行老五(五爷),其长兄耿永清(大爷)是当时的著名琴师,多年与杨小楼合作(耿永山也是与杨小楼多年合作的鼓师),食皇家俸禄,且桃李满天下,近、当代著名琴师王瑞芝、赵冬生、何顺信、吴炳璋均是耿氏门徒。耿永山生五子:长子耿少峰、字明善,自幼随大伯父学习胡琴,后为著名琴师,先后为杨宝森、谭富英、裘盛荣等操琴;次子耿明庆,随父学习司鼓,当时名操东北;三子夭折;四子耿世忠,幼年入富连成科班世字班学习老生,1949年加入了新中国实验京剧团,1959年中国戏曲学校成立,他则成为我国戏曲艺术教育的主要教学力量;五子耿世华,师从孙甫亭学习老旦,成为当代老旦名家。耿少峰为人热情、正直、谦和,且琴艺高超,很少有过去梨园界一些老艺人的陋习。尤其是在杨宝森倒苍绰演,落破、穷困之时,耿一直坚持为杨吊嗓、练唱、从不计报酬,更无怨言,而且一坚持就是5、6年,从此,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义。遂,杨撮合其同胞姐姐杨秀臻(杨宝森父杨孝方--艺名“杨幼朵”,只生他姐弟二人)与耿结为伉俪。耿、杨生二女(无子),长女耿慧雯(未入梨园行,但其夫罗万银属圈内人士,供职北京京剧院、攻武场、国家二级演奏员),耿慧敏老师乃其次女。   耿慧敏老师家学渊博,但乃父深恶旧社会“圈子”里的一些陈规陋习,开始并不打算让其女步入戏曲圈。1959年,其四叔耿世忠已经调入中国戏曲学校,戏校音乐科也招收了几位女生(况耿家下一代中当时还未有一人学习、从事文武场面职业,以后耿家也只有耿慧敏老师一人从事京剧艺术事业),遂说服其兄。这样耿慧敏老师才得以在上完初中二年级后报考戏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录取(耿慧敏老师上学早,虽已上了初二,但年龄还符合戏校要求)。   耿慧敏老师是1959年进入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 学习文武场面的,应于65年学成毕业。但时值“文革”,她和同学们一起不得不继续留校,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继续接受“再教育”。   学校组织在农村锻炼的日子里,耿慧敏老师学会了田里的所有农活,深谙了“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内涵。所以,她从不糟蹋一粒粮食。不光自己这样做,还无时无刻不教育我们。   1968年,耿慧敏老师以优异的成绩正式毕业,被择优分配到当时北京京剧团样板团、《杜鹃山》剧组,司职京二胡(要知道,在当时,没有过硬的基本功,象耿老师这样没根没派,且不喜欢张扬的人是很难入选“样板团”的)。“样板团”年的磨练,使耿慧敏老师的琴艺走向成熟,达到了日臻精美、炉火纯青的境界。文革后的1979年,耿慧敏老师正式调入中国京剧院,并先后为杜近芳、李世济、杨春霞等司职京二胡。   应该讲个花絮。天津的京剧氛围相当的好,天津的观众爱戏、懂戏这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天津的观众挑剔、尤其是对专业演员、特别是外地名演员的挑剔也应是天下数一数二的。80年代初,李维康老师到天津演出,对她的演唱绝对没有说的,但是观众不满意她的乐队,天津观众来信说:您那么出类拔萃的演员,怎么也得组织个称心的乐队啊。为此,李维康老师也是大动了脑筋。说来,也是事有凑巧,当时杨春霞老师正准备移民国外(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当时为她司职京二胡的正是耿慧敏老师。李维康老师抓住机会,同杨春霞老师协商此事,得到应允。当时是1982年。自此,耿慧敏老师与李维康、耿其昌二位艺术家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一下子就是20多年。此间,分别为李、耿二位操过琴的有林宗提、吴汝俊、杨柳青、万瑞兴、张素英等五、六位琴师,除林宗提、吴汝俊外,京二胡的位置一直由耿慧敏老师固守,这样的合作直至2005年李、耿二位老师调离中国京剧院止。因为李维康老师的演唱风格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新来的琴师总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耿慧敏老师一直与李合作,可以说:熟悉李、莫过于耿。因此,耿慧敏老师在李维康老师乐队里,是实质的精神领袖,起到了绝对的传帮带作用。可以说:有耿在,李踏实。耿慧敏老师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扎实的京剧功底,为李维康老师演唱风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   艺术圈里,素有“服内不服外”或是“服外不服内”的说法,意思是:行内认可,但是观众不买你的帐。或是反之。耿慧敏老师的琴艺则是“台上台下”的满堂彩!   几十年来,经耿慧敏老师点拨、提携,从而在全国各大院团坐稳京胡、二胡位子的不下十几位;经她亲自指点、教导的各个行当的演员也是“点若繁星”,数不胜数。耿慧敏老师对待艺术、对待同行的态度历来是知无不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