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拟电子电路课件第12章
第十二章波形产生电路及其应用 介绍 常见的电子系统中标准的波形信号: 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和脉冲波 脉冲波:数字系统中作为时钟信号实现同步。 正弦波:通信系统中作为载波信号,承载信息。 方波:测试和测量系统中,作为测试信号。 ①、正弦波的产生 1、由放大器和LC或RC选频网络组成的正反馈环实现。 ——线性振荡器 输出幅度受限制,且可以设置。 2、对三角波进行整形。 介绍 ②、方波、三角波和脉冲波的产生电路 ——非线性振荡器(电路模块:多谐振荡器) 多谐振荡器分三种: 1、双稳态多谐振荡器 2、非稳态多谐振荡器 3、单稳态多谐振荡器 第十二章 波形产生电路及其应用 12.1正弦波振荡器 12.2非正弦波振荡器 12.3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 12.1正弦波振荡器 12.1.1电路组成 (1)基本放大器 ——对输入信号予以放大,实现能量的转换 (2)正反馈网络 ——保证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同相位 (3)选频网络 ——使振荡器产生单一频率的输出 (4)稳幅环节 ——使输出信号幅值保持不变 12.1正弦波振荡器 12.1.2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条件 12.1正弦波振荡器 12.1.2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条件 12.1正弦波振荡器 12.1.3文氏电桥振荡器 12.1.4带稳幅环节的文氏电桥振荡器 12.1.5 RC移相式振荡器 12.1.6 LC振荡器 12.1.6 LC振荡器 12.1.7 石英晶体振荡器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12.2非正弦波振荡器 12.2非正弦波振荡器 没有外加激励,假设噪声增量信号出现在V+上,A很大,产生Vo(较大),Vo经分压后反馈,使V+↑。该过程持续到输出电压到达L+(正饱和电平),电路处于稳态。 反之若增量信号为负,输出电压达到L-(负饱和电平),电路处于另一个稳态。 12.2.1集成电压比较器 12.2.1集成电压比较器 12.2.2 矩形波振荡器 12.2.2 矩形波振荡器 12.2.2 矩形波振荡器 12.2.3 锯齿波振荡器 12.2.4 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12.3 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 方波产生电路的电压波形 当 时,输出信号变为三角波,周期为 * * 当输入信号 时,净输入信号 等于反馈信号。 若电路接通瞬间存在电扰动 正弦波维持等幅振荡的条件为: 写成模和相位的形式: (n为0,?1,?2…)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为: : 相位平衡条件: 振幅平衡条件: 环路增益 的频率特性:: 当 时: 环路增益最大。 为实数,且 由振幅平衡条件 可得, 元件参数需满足条件 为保证振荡器能够起振, 应使R2/R1的取值略大于2 。 电路的振荡频率 : 刚起振时,vo较小, 二极管VD1和VD2近似 开路,反馈网络并联 电阻较大,即运放增益 较大,易于起振。 随着vo增大,二极管 VD1或VD2导通,反馈 网络并联电阻减小,即 运放增益减小,在运放 未进入非线性工作区域 前,达到振幅平衡条件。 (1)考比兹振荡器 (2)哈特雷振荡器 1、三点式LC振荡器 2、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器 石英晶体的结构和电路符号 石英晶体的等效电路模型 串联谐振时的谐振频率: 并联谐振时的谐振频率: 非正弦波振荡器亦称为多谐振荡器,包括双稳态多 谐振荡器、单稳态多谐振荡器和非稳态多谐振荡器3种。 本节重点介绍双稳态多谐振荡器。 何谓双稳态 电路有两个稳定状态 并且可以稳定在任何 一个状态 只有当触发到来时, 会从一个状态进入另一 个状态。 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 单门限比较器的传输特性 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的波形变换作用 2.迟滞比较器 (1)具有同相传输特性的迟滞比较器 v-=vREF v+= v- 同相传输特性曲线 (2)具有反相传输特性的迟滞比较器 反相传输特性曲线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迟滞比较器对干扰信号的响应 3.窗口比较器 (1)当vI (1) VI=VTH时,VD1截止, VD2导通。此时,v+=vI,v-=vTH, 且v-v+,故输出电压为高电平, vO=L+。 (3)当VTLvIVTH时,VD1、VD2均导通。 此时,v+=vI-VD(on),v-=vI+VD(on), 且v-v+,故输出电压为低电平,vO=L-。 (2) VI=VTL 时,VD1导通,VD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检验批划分和试块留置方案(五).doc
- 桥之思123.ppt
- 植物生物刺激素在中国推广中的12个话题.pptx
- 植物的激素调节高三复习精品课件.ppt
- 植物生长物质应用(多效唑).ppt
-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一轮复习.ppt
- 植物资源藻类植物1.ppt
- 楷书结字规律(用).ppt
- 棕榈泉国际公寓(北京).ppt
- 概率7-3-.ppt
- DB34_T 4398-2023 霍寿黑猪育肥期饲养技术规程.docx
- DB3411_T 0011-2022 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 滁菊.docx
- DB34_T 4410-2023 灿型水稻苗期耐热性鉴定技术规程.docx
- DB3705∕T 01-2022 盐碱地葡萄限根栽培技术规程(东营市).docx
- DB37T 4479-2021冬小麦抗逆减灾稳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302_T 2004-2024 渔获物船上保鲜技术规范.docx
- DB36T 1361-2020黑水虻处理鸭粪技术规程.docx
- 社会工作站管理和服务规范(DB3305-T 169-2020).docx
- DB3302T157-2018 沼液喷灌技术规程.docx
- 皖西麦0638栽培技术规程(DB3415-T 38-2022).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