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规范化管理之标杆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之标杆管理
想到就说之二十一
什么是标杆管理?做实际工作的人说不准还真不知道。中国的管理界缺少大师,就是不缺热闹。向榜样学习知道吧?标杆管理就是榜样管理。为什么改叫标杆管理?大概是为了标新立异吧?我这样认为!
这几年,企业管理的标杆差不多都是海尔、联想加蒙牛,到去年下半年开始,三家去了二家半,我不知道海尔还能不能算标杆?三年前,我在广州就曾听到企业负责人对海尔模式发感叹:零成本扩张、政府牵线搭桥这也符合市场规律?我没有到过海尔,对此没有发言权。不过三大标杆如今的处境,绝非中国的幸运,实属管理的悲哀!当然张瑞敏、柳传志、牛根生永远不改我心中的英雄地位,我永远看重他们成功的地方。他们在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呕心沥血、披荆斩棘、发愤图强、开拓创新,曾经创造了无数个辉煌、曾经鼓舞过无数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或白手起家、或负债经营,他们威名远播,他们叱咤风云,为中国经济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人不应该忘记他们!在他们发展中遭遇挫折、遭遇瓶颈、遭遇暗流、抑或他们自身迷失方向、行差踏错的时候,全社会应该给予包容和帮助。圣人是人,英雄也是人,是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我希望此时此刻,中国人遵守古训不以成败论英雄,继续支持曾经的英雄、曾经的标杆。
不少迷信标杆的企业,这时候迷惑了:谁是我们的标杆?我们应该从标杆企业学什么?张国祥老师认为:
一、没有永远的标杆,善取他人之长就行
清朝有个诗人不并出名,但他写了一首很出名的诗。诗云李杜诗篇万古长,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今时代发展脚步加快,各领风骚三五年已非易事。更何况海尔等企业引领中国企业发展潮流已经二十余年了,应该有新的企业接过接力棒,开创新局面。据说深圳的华为就有后来居上之势,他们仅专利技术日均申请量一项已经步入世界前列。企业永远有学习的标杆,但是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成为永远的标杆。
海尔、联想和蒙牛,他们成功的地方值得任何企业学习和借鉴,他们不足的地方也值得所有企业借鉴和总结。其他企业要学也是学习他们的管理理论和创新思路,而不是照搬照抄他们具体做事的方式。每一个企业历史不同、人员结构和规模不一,即使生产同样的产品,做事方式也不尽相同,更遑论性质类别完全不同的企业呢?
即使是向行业标杆学习,也同样要处理好学习和借鉴的关系。我经常讲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本来好好的一套管理体系,硬是活生生地被复制到了绝境:照抄、照抄、还是照抄,没有了一点生命力,企业到手的就只剩下一本不会说话的证书。还有更荒唐的企业文化设计,二个企业用的一模一样,企业文化顾问将前一家企业的成果在项目时间到期时转手交给了第二家。
二、心中有标杆但不唯标杆
企业学习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心中以标杆为榜样,具体做法则必须围绕企业既定目标展开,有条不紊地吸纳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持续改进、持续完善,不苛求一步到位,不奢望一劳永逸。不结合自身实际,别人再好的经验都于事无补、于我无用。
学习一定要为我所用,适我所用才有意义。我感到不少企业要么学习不够,要么学习过度。不学习的企业自生自灭,有的比胡乱学习的企业还少走弯路,至少他们没有被人误导。学习过度的企业根本找不到方向,今天王专家的观点、明天李专家的指点,企业被折磨的无所适从。学习标杆最怕的就是不顾企业自身实际,一定要处处向标杆看齐,到头来成了邯郸学步,自有的做法都忘记了,好方法又没有学到手,企业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
三、争取成为别人一个时段的标杆
有心学习标杆的企业,我倒是有一个建议。以标杆为榜样,设计自己企业的发展规划,以超越标杆为目标,创造出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经验和方法体系,成为别人一个时段学习的标杆。万物十字定律告诉我们,成功是有阶段性的,任何人和事都不可能永远成功、持续成功。所以我们应该能够理解曾经的标杆也会遭遇发展的障碍。一旦成为别人的标杆,战胜自己就成了最大的挑战。
我对自己服务的企业无不这样提醒。任何企业只要设立了自己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相信假以时日,目标一定会达到。我十年前看过一本介绍本田宗一郎的书。书中介绍的就是本田创始人如何以美国汽车制造厂为标杆,励志超越、发愤图强的故事。在美国汽车厂学习时,本田还只是一家摩托车生产厂,本田宗一郎立志做汽车,并决心将汽车卖到美国。今天,本田已经是世界汽车业翘楚。中国人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我绝不主张超越自身实际,去学习自己根本达不到的标杆。我不主张都去争全球老大、全国老大、行业老大。脱离实际的幻想有害无益。脚踏实地,从身边的标杆学起,一步一个台阶最实在。
欢迎与特约慧客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张国祥老师历任航空航天部国营红峰机械厂厂长秘书(现湖北三江航天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