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推拿点刺治疗小儿面瘫31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拿点刺治疗小儿面瘫31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推拿点刺治疗小儿面瘫31例 李金明 驻马店市中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小儿推拿手法和点刺治疗小儿面瘫的效果,以期发现更适合小儿特点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小儿推拿手法及小儿特定穴位,快速点刺微出血。结果31例患儿治愈23例,显效5例,有效3例子,无效0例,平均治疗时间18.3天。结论选用特定穴位,运用小儿推拿结合快速点刺是更加适合小儿面瘫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面瘫小儿特定穴小儿推拿点刺 [中图分类号]R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5-108-02  1资料与方法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无明显年龄差别,是针灸科治疗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小儿周围性面瘫近几年有增加趋势。因小儿独特的生理特点,针灸科常见的治疗面瘫的方法及药物往往得不到患儿和家长的配合,使治疗无法坚持,影响治疗疗效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和家长的心理需求。近年来笔者采用小儿推拿手法结合点刺治疗小儿面瘫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病例来源   3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皆为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针灸科就诊的患儿。年龄10个月-13岁,其中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6岁3个月。其中左侧患者18例,右侧患者13例,发病时间1天-62天。  1.2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诊断标准: 1.2.1起病突然; 1.2.2患侧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歪向健侧,进食病侧滞留食物,笑或哭时更为明显; 1.2.3可不同程度伴有乳突部疼痛,耳廓或外耳道感觉障碍,舌前2/3味觉障碍; 1.2.4排除外伤等因素造成的面神经损伤[1-2]。 1.3治疗方法   选用小儿推拿手法配合点刺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以3疗程为观察周期。   取穴:参照《推拿手法学》进行定位[3],主穴取高骨(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攒竹(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坎宫(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横线)、眉心(两眉内侧端连线中点处)、太阳(眉后凹陷处)、迎香(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人中(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界处)、牙关(下颌角上方一横指,用力咀嚼时咬肌隆起处)、承浆(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合谷(手掌第1、2掌骨,近第2掌骨中点的桡侧)。病久者加肾顶(小指顶端)、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一横指处)。   针具:取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无菌针灸针0.3mmtimes;40mm。   1.4操作方法   运用小儿推拿手法,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稍用力按揉,并向表情肌功能方向推,每按揉10次推1次,一穴位每次按揉100次,推10次,合谷、足三里只按揉不推。推拿结束后常规消毒,以0.3mmtimes;40mm毫针快速点刺所取穴位,使其微出血。每10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下一疗程。   1.5疗效标准   治愈:面部各部位功能恢复正常;显效:静止时面部左右对称,张力均等,额纹基本对称,眼睛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略不对称;有效:静止时面部左右对称,张力均等,上额轻微运动额纹不对称,用力闭眼后完全闭合,口角轻度下垂;无效:静止时面部不对称,上额无运动,额纹不对称,用力闭眼不能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   2治疗结果   以3疗程为最长时间统计,其中治愈23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平均治疗时间18.3天。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确切的病因未明。长期以来认为与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一般在受凉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可能是颈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所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多数人亦认为属于一种自身免疫反应,部分病人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膝状神经节炎。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承虚而入,侵袭阳明、少阳、太阳经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为腑脏娇嫩,形气未充,易受外邪,传变迅速,脏气清灵,发育迅速,易趋康复。小儿推拿手法是独立于成人推拿手法之外的特殊操作方法源于小儿特定穴,适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小儿推拿手法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易为小儿和家长接受。取穴多为阳明、少阳、太阳经穴,易于疏通气血,调和经气,带邪外出。推拿后经络气血较前旺盛,快速点刺源于《灵枢逆顺肥瘦》的“浅刺而疾发针”。快速点刺而微出血更易带邪外出,激发经气,利病痊愈。小儿推拿和点刺简单而易操作,更加适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