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腹泻.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腹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腹泻 马坦坦   (六安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237005)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392-01   小儿腹泻在中医学中称为“小儿泄泻”, 俗称消化不良; 为1-2 岁以内婴幼儿常见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或气侯变化时多见。其病机在于脾胃失调,临床多以实热型、虚寒型为主。小儿脏腹娇嫩,易虚易实,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易为乳食所伤,兼六淫所侵,使脾胃受损,则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下注大肠,引起泄泻。本法中补脾经可调中健脾,补益气血,帮助消化吸收;补大肠能涩肠止泻,固脱温中;运土入水能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推三关揉外劳能温阳散寒;揉脐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摩腹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推上七节骨揉肾俞能温阳止泻;揉龟尾能通调督脉经气,调理大肠,按揉足三里、脾胃俞能温阳补中;捏脊可疏经通络。诸手法配合,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共奏健脾止泻之功。推拿手法治疗腹泻具有见效快,无副作用,易接受,疗效确切的特点。在推拿临床治疗工作中,运用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3年12月本院病例100例。男60 例,女40例;年龄1~6个月35例,7~12个月38例,1~2岁27例;(所有患儿均排除外科肠道疾病,排除器官实质性损伤等)病程1~2d20 例, 3~5d45例,6d以上35例;实热型63例,虚寒型37例。所有治疗腹泻小儿的西医治疗不停止。   1.2 辅助治疗方法小儿推拿应掌握小儿的特定穴位部位。   (1) 实热型以清为主,兼用补法:补脾土,揉中脘、揉板门、摩腹达到健脾和胃,行滞消食的目的;清大肠、退六腑、揉天枢以清热利尿、疏调肠腑粘滞; 揉龟尾、推上七节, 理肠止泻。(2) 虚寒型补法: 术者的拇指罗纹面贴在小儿拇指罗面上作旋转推法。以补为主,补脾土、大肠、以健脾益气、固肠实便;推三关、揉外劳宫温阳散寒;摩腹、捏脊温阳补中以助脾土;推上七节,揉龟尾温中止泻。以上治疗1次/d,春秋冬季气侯凉冷,治疗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左右,夏季白日均可。(3) 加减法腹泻合并呕吐者,加清板门,按揉天突,掐右端正,这三穴配合对止呕吐,运达上下之气效果较佳;夜啼、夜寝不安者加揉小天心;自汗、盗汗者加揉背顶;发热者,加清天河水,退六腑效果较佳。(4) 积极预防预防和治疗小儿营养不良,佝偻病,是防治小儿腹泻的根本方法。同时应强调科学喂养,患儿吐泻不但可由自身感染或内伤乳食引起, 与母乳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夏季,更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一般护理。   1.3 疗效标准治愈   大便正常,其它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检查正常;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西医药物停止,其它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未见改善。   2 结果   本组病例治愈74例,占75%;好转18例,占18%;未愈8例,占8%。92例患儿治愈时间相对于同期腹泻患儿的治疗时间平均缩短1.8天。(Pgt;0.05)   3 讨论   《幼幼集成》中说:“夫泄泻之本,无不有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和污下降而泄泻作矣。”以上论述说明腹泻的原因,以湿盛和脾虚为主。而导致湿盛和脾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为感受风、寒、暑、??外邪;二为饮食所伤;三为久病脾弱及小儿本身“脾常不足”[1]。现代医学认为,小儿腹泻除与饮食、气候等因素有关外,尚与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毒及细菌感染有关。本病治疗以健脾燥湿为基本原则,通过对脾、胃经,任脉,督脉等经脉为主的相关小儿穴位的推拿手法治疗,共奏健脾化湿、理肠实便止泻之功。手法施治时,做到法到、神到,取穴准确。手法刺激宜轻巧有节奏,切忌粗重暴力。腹泻患儿除推拿治疗外,还应给予正确的喂养与护理以配合治疗。由于腹泻对液体的需求量比平时增加,要鼓励孩子多饮。不必禁食,应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若患儿已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补充口服液体。当然推拿也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病情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年龄小、体质偏弱、病情轻者用力宜轻柔,操作时间短,操作次数偏少;而年龄较大、体质强壮、病情重者则用力宜重,操作时间较长,次数偏多些。   参考文献   [1] 金义成.小儿推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184—186.   [2]俞大方等.中医推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89~291.   [3]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