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动因目标与实现路径-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PDF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动因目标与实现路径-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动因目标与实现路径-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动因、目标与实现路径 刘建银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重庆 401331 ) 摘 要: 将我国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 根源在于既有制度冲突导致其长期处于营利性 与非营利性、 企业与非企业界限不明的困境。 未来应通过系统制定或修订教育领域的法律法 规、 非营利组织与税收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民法领域的法律法规等途径, 坚持 “不以营利为 专 目的” 的标准, 既允许营利性民办学校存在, 又引导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成为主体, 从而达到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基本目标。 题 关键词: 民办学校; 营利性民办学校;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分类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38 (2011) 04-0049-04 研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企业单位一般被当作典型的民间非营利组织。 作 究 (2010-2020 年》 ( 以下简称 《 教育规划纲要》) 为非营利组织, 《企业所得税法》 及 《企业所得 及多个省市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 均明确提出了 税法实施条例》、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等 将民办学校进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改 都规定了其应同时满足的多个条件, 如不以营利 革思路。 那么, 对民办学校为什么要实行分类管 为目的、 资源投入者不享有所有权、 财产及其孳 理? 分类管理的目标框架应如何构建? 实现分类 息不用于分配或变相分配、 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 管理的制度建设路径又是什么? 这些都是当前迫 于非营利性目的等。 应当说, 这些规定是符合国 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际通则的。 国际非营利组织分类体系以及世界上 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律都把这些条件当作非营利 一、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基本动因 组织必须坚守的底线原则。 但另一方面, 我国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办教育体制改革取得 于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对此却没有统一认识。 了很大进展。 但整体看, 改革是在 “摸着石头过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曾规定 “不得以营利为目 河, 却连河的对岸在哪里都还不大清楚” 的状态 的举办教育机构”, 却允许民办学校解散清算后 中进行的。 可以说, 当我们深入了解民办学校的 可以将剩余财产返还或折价返还给举办者。 《民 组织性质及办学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后, 便不难理 办教育促进法》 虽然对返还不置可否, 却允许给 解分类管理既是理顺未来民办学校管理体制的基 举办者 “合理回报”。 允许举办者获取回报或分 本方向, 亦是确保我国民办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 配剩余财产, 这是企业法人股东的基本权利。 那 之举。 么, 民办学校究竟是企业还是非企业? 是营利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