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财务行政(改)
行政管理学 讲授:张秀玉 数字看财政 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超(5.13)万亿元,比2006年增加(32.4%)以上 今年多收了一万亿,怎么花? (07) 2008年上半年,财政盈余超过一万亿元,收支状况保持了平稳健康的态势。1至6月,国家预算收入为34808.19亿元,同比增长33.27%。预算支出为22882.02亿元,收支相抵计算财政盈余11926.17亿元。2008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全年预算的59.52%,而财政支出相当于全年支出的37.64%。从2008上半年的财政支出看,涉及民生、环保、农业等方面的增长较快,国家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为这些重点支出提供了坚实保障。 2008年我国财政收支状况走势图(数据来源:财政部) 随着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政府财力大大增强,目前中国具备了使财政支出结构向民生倾斜的条件。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04亿元,是2003年财政收入的2.4倍,比2006年增加12544亿元,增长32.4%,2003~2007年间,财政收入平均年增长22.1%。 3917亿元财政支持“三农”力度空前加大 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达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 2019.27亿元——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投入力度 1924亿元——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858.54亿元——着力支持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 312.76亿元——积极支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76亿元——中央财政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 28.6亿元—中央财政大力支持抗洪救灾工作 10亿元——启动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 21.8亿元—加快农村文化三大工程实施步伐 20亿元——支持节能减排工作 154亿元—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顺利实施 101亿元—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建设 254亿元——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 152.21亿元——支持城市居民低保 财政部15日公布的最新财政收入统计显示,在今年前4个月全国财政收入逐月均为负增长的背景下,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由负转正”,同比增长了4.8%。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回暖,财政收入总体上出现好转迹象。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行政环境 第三章 行政职能 第四章 行政组织 第五章行政领导 第六章行政决策 第七章人事行政 第八章 机关行政理 第九章 财务行政 第十章 行政监督 第十一章 行政法制 第十二章 行政道德 第十三章 行政方法 第十四章行政效率与 改革 第九章 财务行政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通过本章学了解财务行政的含义与职能,国家预算的含义与作用、国家预算体系和预算的审查与批准制度;认识财政收入的形式、国家税收制度、财政支出的原则、政府采购及其制度、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财务行政概述 第二节 国家预算制度 第三节 会计 决算与审计制度 第一节 财务行政概述 财务行政的含义与特点 我国的财政体制 财务的地位和作用 财政的基本职能及主要任务 什么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有哪些基本征?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一是公共性。即公共财政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的,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财政就不去介入;凡属于或可以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财政就必须涉足。二是非盈利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行动的动机不是、也不能是取得相应的报偿或盈利,而只能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其职责只能是通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活动,为市场的有序运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 即便有时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活动也会附带产生数额不等的收益,但其基本出发点或归宿仍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不是盈利。表现在财政收支上,财政收入的取得,要建立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财政支出的安排,要始终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宗旨。三是法制性。即收支行为规范化。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不仅财政收入要来自于社会成员的缴纳,财政支出要用于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事项,而且财政收支出现差额带来的成本和效益,最终仍要落到社会成员的身上。既然大家的事情大家都有份,社会成员对于公共财政的运作便有强烈的监督意识,从而要求和决定着政府财政收支行为的规范化:以法制为基础、全部政府收支进预算、财税部门总揽政府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如何撰写发明专利ppt课件--如何撰写发明专利.pptx VIP
- 双螺杆泵产品样本.pdf VIP
- 中考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题附答案(中考真题).docx VIP
- 《材料成型原理》教学大纲(金属凝固原理及塑性成形原理部分,基础知识点概括,考研必备).pdf VIP
- FANUC发那科 3.12机器人基础功能-全备份以及镜像备份操作.pdf VIP
- 2025年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 创伤急救知识试题(含答案).docx
- 《现代物流学》(第四版)电子课件 第10章 现代物流学(第4版).pptx VIP
- 智慧农场建设方案.docx VIP
- FANUC发那科 4.15机器人通讯支持-Profibus通讯设置(机器人做从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