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qrs波形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心脏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年 9 月 第 30 卷 第 9 期(总第 207 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September,2015,Vol. 30 No.9(Serial No.207) 867
临床研究
不同 QRS 波形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
临床反应性
简立国 ,刘士超,丁同斌,赵江涛,程栋,赵育洁,袁义强
摘要
目的 : 探讨不同 QRS 波形态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 )患者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临床反应性。
方法 : 选取 2010-03 至 2013-07 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 CRT 治疗的 52 例慢
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真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t-CLBBB)、经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和非特
异性室内传导延迟(IVCD)的诊断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 t-CLBBB 组(20 例 )、CLBBB 组(15 例 )和 IVCD 组(17 例 )。
比较 3 组一般临床资料、随访 6 个月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 [ 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 ] 和 6 分钟步行试验(6-MWT) 的变化。
结果 : 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t-CLBBB 组非缺血性心脏病的比例高于 CLBBB 组和 IVC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5)。术后 6 个月随访结果:LVEDD 和纽约心脏协会( NYHA)心功能分级在 t-CLBBB 组均低于 CLBBB 组、 IVCD
组 [LVEDD3 组分别为(62.6±8.9)mm、(70.0±8.9)mm 、(72.8±8.0) mm;NYHA 心功能分级 3 组分别为(2.00± 0.45)级、(2.73±
0.80)级、(3.12± 0.78)级 ];而 LVEF 和 6-MWT 在 t-CLBBB 组均高于 CLBBB 组、IVCD 组,[LVEF3 组分别为(38.5±6.2)%、
(31.7±6.7)% 、(30.1±6.7) %;6-MWT3 组分别为(302.0±57.9)m、(257.3±59.0) m、(220.2±57.9) m],3 组间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5)。
结论:CRT 是治疗慢性心衰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不同 QRS 波形态的慢性心衰患者对 CRT 的临床疗效不同,但伴
有 t-CLBBB 的患者对 CRT 有更好的反应性。
关键词 QRS 波形态;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Analysis of Clinical Response o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Different QRS Wave Morphology
JIAN Li-guo, LIU Shi-chao, DING Tong-bin, ZHAO Jiang-tao, CHENG Dong, ZHAO Yu-jie, YUAN Yi-qia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14), Henan,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Shi-chao, Email: lscgood1026@163.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response o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 in patient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with different QRS wave morphology.
Methods: A total of 52 CHF patients received CRT in our hospital and 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