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1月 浙 江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 January 2015
第 1期 JOURNAL OF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No.1
Junction,Nexus与Rank———Jespersen
“词品”假说核心概念重读
1 2
郭 威 ,张高远
(1 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2 南京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Otto Jespersen “三品说”在国际语言学界广为人知,但对这一假说的源流及其逐
步修正完善过程进行的探究却不多见。 这种研究现状使得从历时角度重新解读Jespersen 的
“三品说”成为必要。
关键词:三品说;源流;历时角度
- - -
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2074(2015)01 0006 10
Though Jespersen is often invoked,he is little studied.
———Audrey Reynolds (1970:5)
一、引言
①
Otto Jespersen (奥托 ·叶斯柏森,1860—1943)的“词品”假说 (即“三品说”)最早见诸Sprogets
② [1]109,fn.2
Logik (1913)一书 ,迄今已逾百年。 其间,东西方语言学界对Jespersen 这一假说不断探讨研
究,其中既有赞同支持,也有批评挑剔,更不乏误读误解。 上述情况的出现,多半因立论者所处立场不
同,其针对同一问题或现象采取的视角或思路自然不尽相同;也有作者立论所据之材料多属二手材
料,而不是扎根于Jespersen原著,自然难免“失真”,以讹传讹,以至谬误频出。
Jespersen三品说主要见诸其以下论著:Sprogets Logik(1913),Modern English Grammar II(1914),
③
De to hovedarter av grammattiskeforbindelser (1921),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1924),Essentials of
English Grammar (1933a),TheSystemof Grammar (1933b),AnalyticSyntax (1937)。 此外,相关论述也
散见于ModernEnglish GrammarIII (1927)和ModernEnglish GrammarIV (1931)等。 Jespersen在Mod⁃
ern English Grammar V(1940)的引言中开宗明义指出:他的语法体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渐发展而
来的,虽然核心方面基本保持不变,但细节方面几经修订多有变化;同时,其采用的术语也在多方面与
[2]
学界所通行者形成区别 。 Jespersen语法体系修订之后的变化究竟体现于哪些方面? 为此,笔者以
上述作品为根据,按其版序,纵向比较三品说及其核心概念的变迁情况,旨在了解Jespersen理论的发
展历程。
- -
收稿日期:2014 08 2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