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采集系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墒情采集系统

洪水河灌区信息化系统介绍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06 1.1 灌区基本情况 6 1.2 系统建设内容及要求 8 1.2.1 通信网络系统 8 1.2.2 计算机网络系统 9 1.2.3 水资源信息采集系统 9 1.2.4 闸门控制与视频监视系统 10 第二章 系统总体结构 11 2.1 系统逻辑结构 11 2.2 系统功能 13 2.2.1 基础数字信息系统平台 15 2.2.2 应用服务系统平台 15 2.2.3 综合决策系统平台 15 第三章 通信网络系统 17 3.1 通信方案 17 3.1.1 通信方案概述 17 3.1.2 系统结构 18 3.2 系统配置与通信设备 19 3.2.1 管理处信息中心 19 3.2.2 测控点现地 19 3.3 安装方式 19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 20 4.1 硬件建设 20 4.1.1 系统拓扑图 20 4.1.2 主要硬件配置 40 4.2 软件系统 50 4.2.1 软件系统组成 4.2.2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 51 4.2.2.1 数据库结构 4.2.2.2 灌区基础数据库类型 4.2.2.3 系统功能 4.2.3综合应用管理系统 51 第五章 水资源信息采集系统 140 5.1 水位流量采集系统 140 5.1.1 系统配置与设备 144 5.1.2 系统功能 148 5.2 水质采集系统 148 5.2.1 水质采集点布置 148 5.2.2 设备配置 148 5.2.3 功能 148 5.3 雨量采集系统 149 5.3.1 雨量采集点布置: 149 5.3.2 设备配置 149 5.3.3 设备安装图 150 5.3.4 功能 150 5.4 土壤墒情采集系统 151 5.4.1 土壤墒情采集点布置 151 5.4.2 设备配置 151 5.4.3 功能 151 第六章 闸门控制及视频监视系统 153 6.1 闸门控制点布置 153 6.2 设备配置 154 6.3 视频监视系统 附件1 灌区基础属性数据库系统详细设计 第一章 概 述 灌区基本情况 洪水河灌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民乐县境内,南依祁连山北麓,北接张掖市,东西与童子坝灌区、海潮坝灌区接壤。地理位置在东经100°23′—110°13′,北纬37°56′—33°43′之间。灌区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4-25公里,总面积625平方公里。农业灌溉区海拔高度1700-2600米。灌区内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北麓黑水河水系的洪水河、玉带河和山城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769亿立方米。径流来源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冰雪融水、降水和岩基裂隙水,其中,大气降水占径流总量的63.9-66.4%,冰雪融水占2.2-4.5%,山区岩基裂隙水占径流总量的29.1-33.9%。灌区属典型的大陆冷干旱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多年平均气温0-7.6℃,平均最高气温24℃,平均最低气温-21℃;多年平均风速4.5m/s。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南郊县城附近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50-320毫米,北部则只有154毫米,且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蒸发量与降水量相反,自南向北递增,南部多年平均蒸发量1638毫米,北部则高达250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411-2997小时,多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1.62米全年无霜期144天。 洪水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2.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6.02万亩(其中,益民东西干渠控制22.0万亩,义得干渠控制2.8万亩,鹿沟干渠控制1.4万亩),是一个以农业灌溉为主的自流灌区。灌区水资源主要来自双树寺水库。双树寺水库为中型水库,总库容2530万立方米,洪水河经双树寺水库调节后进入总干渠。义得干渠从玉带河引水,鹿沟干渠从山城河引水,二者均为无坝引水。灌区设计引水流量22.5m3/s,共有干渠5条,总长105.4公里,水工建筑物242座。支渠43条,总长140.08公里,水工建筑物647座。 洪水河灌区辖洪水、三堡、六坝等6个乡83个行政村和43个机关单位的农场和林场。灌区农业总人口8.4万,人均占有耕地3.83亩。灌区农业作物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包括小麦、大麦、玉米和豆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大蒜、胡麻、洋芋、苹果等地方农林特产作物。近年来,灌区林业和畜牧业发展较快,已建成防护林1.44万亩,经济林5.44万亩。大牲畜存栏数已超过10万头,小牲畜存栏数超过16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超过3091万元。 洪水河灌区多年利用的水资源有1.49亿立方米。可耕地面积46万亩,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三条河流,这三条河流是洪水河、玉带河和山城河,其共同特点是,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变差系数为0.2,且年内水量分布不均,7-9月份来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