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教学中的“破窗”理论现象与修补浅谈.docVIP

教育教学中的“破窗”理论现象与修补浅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教学中的“破窗”理论现象与修补浅谈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中的“破窗”理论现象与修补浅谈 ◆ 冯国红 高台县职业中专 734300;王翠花 甘肃省高台县南华镇中心小学 734300   摘 要:破窗理论从一种社会现象上升到理论研究,已逐渐丰富,并具有一定深度。社会各界都试图用它来破解行业难题,其中不乏成功典型的实例。在教育教学上早有人尝试应用,且收获不少。本人就此问题也已多方查询资料,结合已有工作经验,在教学中尝试应用,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也有所增强。由此证明,它对我们的工作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关键词:破窗理论 正面引导 修补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窗户玻璃”。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破窗理论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一种心理,对此更进一步的任何探究都具有一定价值,尤其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类似现象更是比比皆是……自习上大家正在安静学习,两个同学的悄悄话渐次升级,还不时地放出些笑声来,受这种情绪的感染,周围又有几位开始交流自己的开心事,没过多久教室里的嗡嗡声便逐渐炸开了……宿舍里有人想抽烟,因怕有人告密,便给有点威望又跟自己好的同学也让了一根,为了避开舆论的诘责,还放言说“连烟都不敢抽,还算什么男人”。   细想以上情况,无不与破窗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出现所谓的“破窗”以后,最重要的是及时修补,这也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从事教育的每一个工作者都深有感触,各有想法,自有一套。正所谓教无定法,有效果,便有价值。在此本人就自己的想法加以梳理,供同仁指正。   一、正面引导是比被动修补更为常用且重要的方法   正如儒家思想所推崇的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策略一样,重视礼仪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它假定“人之初,性本善”,相信绝大多数人是善良的,通过礼仪教化人性,这也是古代社会政治的一种管理方法。在班级管理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 如《理想实现与自我约束》,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抒写切实的理想,然后通过自我剖析、小组评定,直至明晰自我,最后从小处入手一点一点改掉不足,逐渐达到自我完善。在整个活动中要努力营造一个肃穆、庄严的氛围。如在国歌声里,团旗底下,端正衣着,握拳誓词,还要设立监督,定期验收,目的就是在这种健康、向上的环境中逐渐抑制、湮灭心中的恶念。我们许多好的活动之所以没见成效,原因主要不在策划,凡事重在坚持,在坚持中探索,在探索中成熟。   二、惩处是快速修补“破窗”有效且有力的一种方法   中国有句俗话:“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中国古代教育使用的戒尺至今在韩国广泛使用。千百年来我们祖先总结的教育方法大都是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轻易摒弃、盲目跟从所造成的教育滑坡,对一个民族那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损失。国家已明显意识到这一问题,在2009年秋学期伊始,明确指出班主任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尤其在制止混乱、阻断恶习膨胀等方面,惩处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校处分没有威力,一班制度形同虚设,都是教育失误的表现。   三、因材施教是修补“破窗”的最佳办法   形成违纪的过程可能存在极大的相似性,但造成违纪的动机却因人而异。我们习惯于愤怒状态下劈头盖脸的质问、责罚,但重要的是探究造成事实的心理过程。人大都是感性重于理性的,出现问题多是一时冲动、头脑发热或不假思索,而接受批评、自觉改正也是在深受感动的情况下真正有效。教师一定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剖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动机,人性化地予以理解,策略性地进行教育,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根本上转化一个人,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接手一个???级一段时间以后,会觉得对于班级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特殊学生特别头疼。这些学生特殊在什么地方呢?他们通常比较调皮好动,经常犯错,而且成绩也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是很差。但是正是他们总是招三惹四挑起争端,以致于矛盾不断,班级里总是显得不太平。由于没有及时地严肃处理特殊学生,那么,起初会有一两个学生跟随他们,班主任还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