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名读音.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地名读音

北京地名读音谈 地名作为人们通信联系、探访、旅游、交往活动中方位标志,千百年来大多是通过口语相传而被人们逐渐接受、传开并叫响。因此任何一个地方的地名都不能离开当地的语言习惯,包括词汇、发音和方音土语的影响。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历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其数以万计的地名的读音也必然同普通话和北京土语密不可分。因受方言影响,不少地名存在着特殊的方言读音”dàshilàr”(好像“大市烂儿”这么个音)。除此之外,历史上北京不少街巷口曾设立过栅栏,叫“╳╳栅栏”的地名至今还有几处。但“栅栏”二字全都读正音或“栏”字被儿化。 北京城区著名的什刹海,在老北京人嘴里被叫做“十戒海”这么个音。 东单协和医院附近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叫“煤渣胡同”。北京人大都把“煤渣胡同”的“渣”字读成“zhǎr”音,即第三声儿化。“煤渣”、“炉灰渣”、“焦渣”等都发第三声。相声演员郭德纲在相声《姚家井》中错把它读成了第一声“煤渣儿(zhār)胡同”。 “堡”字属于多音字。在北京作为地名,如“双泉堡、十里堡、马家堡”等等。“堡”字均读“pù”音(第四声),绝不会读成堡垒的“bǎo”音。 “疃”字正确的读音是“tuǎn“(第三声)。在北京却被读作”tān“(类似“滩”字)。如海淀山后地区的“白家疃”即是。 在北京,“阁”字还被一些老人读成“gaǒ’r”的音。如南线阁,吕祖阁等。白云观的“白”字被读成“bó”(和“伯”的音相近),等等。 从来也没叫开的地名 北京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地名变更。但不少变更后的地名却没叫开过。大量的地名,如 金代的张仪门、会城门、元朝就有的“砖塔胡同”,在北京能存在七八百年直至今天;也有的地名早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如北京市委前的台基厂大街曾经叫过“哈特路” 和“马可波罗路”;北京市政府前的正义路曾经叫过 “坎拿儿路”、“英国路”和“协和路”。这类使中国人蒙受耻辱的地名早已成了历史垃圾。 由于“破四旧”,1966年北京大量的地名被改成了极具“革命”特色的名字。重要的大街也改成了反帝路、反修路、红日路、延安路、遵义路、韶山路、瑞金路等等,甚至还有一些更加口号式的地名。可是因为北京人不买账,虽经十年就是叫不开。打倒四人帮后大部分被乱改的地名全都“拨乱反正”了。 地名是专人给起的,但地名却要靠人们认可并口语相传才能叫开,才能有生命力。在北京,不少地名早已不知出处,但流传了几百年。大量地标建筑早已拆除,但人们仍然在叫。随着旧城改造,旧的街道没有了,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原有的居民被拆迁走了,“新市民”占据了老城区。伴随着新立交桥、新小区和新道路的产生,新地名大量涌出。但是作为北京文化之一的地名文化传统却仍然在。相信“新兴桥”永远压不过“公主坟”的名气,“联想桥”也不会取代“大钟寺”的地位。人们也不会因为传递奥运圣火而记住“祁年大道”这个地名。更不会想起金融街地区除了有几百年历史的锦什坊街以外还新开了条不伦不类的“金城坊南、北街”。 要永远记住地名是靠人来传承的。 纪国桢 整理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