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PPT
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 郑惠慈 “艾滋惊魂”事件再敲职防警钟 “艾滋惊魂”的事件:一病人先砍伤仇家,十多天后被报复对方将他的手、脚、跟腱砍断。2003年7月23日,120”急救车送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院抢救。当时病人血肉模糊,鲜血喷到了当班急诊科医生的身上、脸上和眼睛里。另一名医生为病人清理缝合伤口时,手指被扎破;手术中医生的大衣、口罩都被病人喷出的鲜血染湿了。6小时抢救,脱离险境。 而三天后的检查结果:病人HIV抗体反应呈强阳性!经CDC复查证实,是HIV携带者,9名医护人员不能排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一年里接受医学观察。分别在4周、8周、3月、半年和一年进行五次抽血化验 安妮于1992年5月以外科护理学士毕业,当年9月的一天,在为急诊病人用套管针进行静脉输液时,拔出针芯时意外刺伤了手指,93年4月确诊感染了HIV,她当年只有23岁。 罗拉(公共卫生硕士,注册护士)1998年在丢弃使用过的针头时刺伤了手指不幸感染上HIV和丙肝。 主 要 内 容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 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时意外地被患者的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或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锐利器械刺破自己的皮肤,而有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的一类职业暴露。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 (一)防护意识淡薄 (二)针、刀刺伤与割伤 (三)皮肤粘膜暴露 (四)空气污染 (五)其它相关因素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针刺暴露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或拔除 锐器处理 废弃物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 常 见 原 因 将血标本放入试管内 双手盖上针帽 常 见 原 因 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 缝合中 常 见 原 因 收拾手术污物 在患者或其他人员 突然移动时注射 分离输液器时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一)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 育,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职业暴 露防护的自律性; (二)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及标准,贯彻 标准预防原则,加强自我防护; (三)医院加强职业暴露预防资金的投入, 提供有力的职业安全保障,为医务人 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 进行 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 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的措施 1、洗手 2、戴手套 3、口罩、面罩、护目镜和隔离衣 4、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5、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6、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7、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一、洗手法 规范洗手标准预防中明确规定,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皮肤黏膜有破损时,均应戴手套。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要比未戴手套减少50%以上 。 值得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2Ooo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对洗手指征、洗手方法均有明确规定,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执行。 二、戴手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