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遥感图像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遥感图像基础

第二章 遥感图像基础 第一节 地物的波谱特性 一、电磁波 电磁波:交互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电磁波的四个基本要素: 波长(或频率)、传播方向、振幅、极化(或偏振)。 二、电磁波谱 按电磁波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叫电磁波谱。 依次为: 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遥感应用的电磁波波谱段 紫外线:波长范围为0.01~0.38μm,太阳光谱中,只有0.3~0.38μ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在2000 m以下。 可见光:波长范围:0.38~0.76μm,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 红外线:波长范围为0.76~1000μm,根据性质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远红外。 微波:波长范围为1 mm~1 m,穿透性好,不受云雾的影响。 三、电磁波与地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磁辐射与物体相互作用,使得入射的电磁辐射受到反射、透射和吸收。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入射能量= 反射能量+吸收能量+透射能量 1、电磁辐射的反射 反射率 当电磁辐射能到达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入射能量的一部分或全部返回原介质的现象,称之为反射。 反射率是波长的函数,故称之为光谱反射率ρ(λ),被定义为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Pρ占总入射能量P0的百分比。 1、电磁辐射的反射 物体的反射 物体表面的划分 根据物体表面对反射的影响,分为两类:光滑表面和粗糙表面。二者的划分以入射波波长为标准,是相对概念。 物体表面的划分 划分准则:物体表面的划分一般用瑞利准则,关系式是: d=λ/8cosθ 式中:λ为入射波的波长;θ为入射角。 如果物体表面的起伏度h≤d,则该表面为光滑表面——镜面;如果h>d,则为粗糙表面。 物体的反射 反射类型 a.镜面反射(mirror reflection) 由光滑表面产生的反射,其反射方向遵守反射定律。反射能量集中在一个方向,反射角=入射角。 反射类型 b.漫反射(diffuse reflection) 粗糙表面产生的反射,其反射方向不遵守反射定律。整个表面都均匀地向各向反射入射光称为漫反射。漫反射又称朗伯(Lambert)反射,也称各向同性反射。 反射类型 c.方向反射(directional reflection) 介于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之间,各向都有反射,但各向反射强度不均一,也称非朗伯反射。 方向反射率是指对入射和反射方向有严格定义的反射率,即特定反射能量与其面上的特定入射能量之比。 2、物体的反射波谱特性 反射波谱 物体对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反射能力的变化,亦即物体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的变化规律叫做该物体的反射波谱。 2、物体的反射波谱特性 反射波谱曲线 物体的反射波谱常用曲线表示,称为反射波谱曲线。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λ,纵坐标表示反射率ρ。 植被反射波谱曲线 四、大气对电磁波传输过程的影响 电磁辐射与大气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方式:散射、吸收和透射,其作用强度取决于大气的物质成分、结构和通过大气时的路程长短。 四、大气对电磁波传输过程的影响 大气结构 地面到大气上界,大气的结构分层为:对流层( 7~12 km ),平流层( 12~50 km ),电离层( 50~1 000 km ),大气外层(800~35 000 km) 。 四、大气对电磁波传输过程的影响 大气散射 电磁辐射在非均匀介质或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改变原来传播方向的现象称为散射。 大气散射是电磁辐射能受到大气中微粒(大气分子或气溶胶等)的影响,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四、大气对电磁波传输过程的影响 大气散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瑞利散射。 当引起散射的大气粒子直径远小于入射电磁波波长(d <<λ)时,出现瑞利散射。 2)米氏散射。当引起散射的大气粒子的直径约等于入射波长(d ≈λ)时,出现米氏散射。 3)无选择性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引起散射的大气粒子的直径远大于入射波长( d >>λ )时,出现无选择性散射。 大气中云、雾、水滴、尘埃的散射属此类。 大气散射作用是对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集中于太阳辐射能量较强的可见光区。 四、大气对电磁波传输过程的影响 大气吸收 大气中的各种成分对太阳辐射有选择性吸收,形成太阳辐射的大气吸收带。 1)水汽(H2O)吸收。吸收带集中在中红外波段。 2)臭氧(O3)吸收。吸收带集中在紫外波段。 3)氧气 (O2)吸收。主要吸收小于0.2μm的太阳辐射能量,在波 长0.155μm处吸收最强。因此,在高空遥感中很少应用紫外线波段。 大气吸收 4)二氧化碳(CO2)吸收。吸收带集中在波长大于2微米的红外波段。 5)尘埃吸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