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疵庇检测方法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0年第 14卷 专刊 华北 工举 院侧试 技 术 学报 Vol.14Mono.2000 JOUNALOFTESTANDMEASUREMENTTECHNOLOGYOFNCIT 薄板疵庇检测方法的研究 于正林 姜涛 王燕飞 曹国华 长春光机学院机械电子研究室 摘 要 介绍了工业生产中一种薄板疵庇检测仪器的设计,提出了采用线阵MIX器件实现的光 电非接触动态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该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原理、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讨论 了系统设计中的若千关链技术。 关性词 疵庇检测 ooquzx,机控制光电检测 1.引言 在工业薄板生产线上。薄板冷压成型后,往往不可避免的要有一些疵庇,诸如压痕、 漏眼、夹渣等,给后续成型加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如缺陷没有被发现,则制罐厂用该薄板成 型后就会出现废品,影响产品质量并产生负效应。因此,有必要在薄板下线之前发现薄板上 的疵庇,打上一定的印记,从而避免次品进入下一道工序。这样,如何及时、准确地发现薄 板上的疵庇就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方法,查找疵庇是采用人工的办法。在薄板的一侧 用强光照射,在另一侧设专人观察:采用此种办法,浪费一定的人工,而且人眼长期注视着 快速移动的薄板,很容易疲倦。因此。效果可想而知,很难适应目前工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更需要先进的智能化的检侧手段。这样,需要研制一种自动检 测系统,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自动、有效的查找薄板上的疵庇,解决生产上的急需,对保证 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成品率。 z.装里基本工作原理 Jz~一 、. 照射光源 2.薄板 3.滤光片(3片) 4.光学镜头 C3片) 5.CCD器件 图2 光学镜头布置平面图 图I 光学系统布里图 收稿口期:2000一3.23 华 北 工 学 院测 试 技 术 学 报 2000年6月 检测系统原理如图1.图2所示。在薄板的下方采用平行光源照射,在薄板的上方采用 CCD(ChargeCoupledDeviced)进行接收。生产线上薄板的宽度为250-330mm,这里我们 采用三组光学镜头,来实现360mm#50mm视场,用三组线阵cc。器件进行接收。镜头的直径 设计为 120mm,相对孔径比d/f=1/2,f=240mmeCCD器件均为5000像元,经计算本系统CCD 每象素的分辨率0.024mm,远小于疵庇的直径。CCD输出信号采用单片微机系统 进行接收和处理。单片机系统具有功能强、速度快、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能满足系统 的数据采集、处理、显示和控制要求。 3.装置硬件结构 本系统构成如图3所示:由成象系统、CCD器件、信号整形放大电路、二值化处理电路、 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执行机构等组成。各部分介绍如下: CCO 驱 动 成象系统 卜洲线阵CCD卜洲整形放大 卜州 二值化 卜洲 单片机 卜洲执行机构 图3 系统功能结构图 1).电荷祸合器件CCD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器件,它是一种理想的光传感器,有很高的感光 灵敏度,几何尺寸严格,有着精确的几何间距 (可达 7vm),且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在 光电检测中是一把数字式的高精度测量标尺。当光投射到CCD受光面的光电变换像素上时, 光照区有电压脉冲输出,阴影区则无脉冲输出。脉冲信号输入微机系统,经数据处理后可得 到所测量儿何尺寸。本系统设计中选用了工LX506型线阵CCD进行光信号接收。该器件的主 要技术指标为: 感光像元数: 5000单元 驱动方式: 两相驱动 光敏单元尺寸:7umX了“爪 相邻像元中心距:711m 同步脉冲宽度:128“。 封装: 22脚双列直插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