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模式研讨.pdfVIP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模式研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九幸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模式研究+ 黄明知江涛昊兵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武汉430072) 擅要本文针对长江喜流域木土流失时空分布特点,重点舟析了诫流域木土流失的成园、严重后果姓及实施治 理的板墙壁要【l3性和紧迫性以t受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工程、天然蚌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连牧工程等三大常 规工程治理措施的局|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流域水土漉失绰台治理新模式,综音治理新模式要求除了继续 推进三大常规工程治理措施井,还应该在长江流域实施开征生态税、发展生态经济农业、实施生态移氏、加大生 态进口、犀可能开发利用水电能镡、发展生态旅谱等一系列新措施来完善长江垒流域承土流失的治理.以宴现长 江流域人口与采土赍痹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长江洗域水土流失治理薪模武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其特点 面积的31.2%,年土壤侵蚀总茸达22.39亿t。长江全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分布特点为:①上游水土流失面积 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62.6%,年土壤侵蚀量占全流域年土壤侵蚀总量的70.1%,而上游的土流失又主 要集中在金沙江下游、嘉陵江、沱江流域、乌江上游及川东鄂西的三峡库区;②长江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地 区主要集中在湘、资、沅、澧四水中游和汉江、清江、赣江中上游以及大别山南麓的倒、举、巴、浠、蕲、 积增加了54.5%.长江流域坡耕地增加了40%一60%,水土流失存在加剧的趋势。 2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严重后果及其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水土流失不仅使流失区土层日趋贫瘠,恶化了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而且造成长江中游江河湖泊泥沙淤 积,更加剧了流域内泥石流、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除1997年 元、700亿元和1600亿元,因此加快长江中上游地区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因为 它是治理长’扛的根本大计(长江委水保局史立人,1998),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国民经济腾飞的 保障(长江委水保局熊铁,1999),它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三峡工程效益的发挥、 对鹾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危、对长江全流域的开发建堤和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大开发,对实现 21世纪中华民族经济巨龙的腾飞,具有全局性重大战略意义(马述林等,2001)。按照水利部副部长朱登铨 的说法。能不能加快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尽快减少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关系到长江等大江大河的 长治久安。 3长治、天保,退耕三大常规工程治理措施的局限性 鉴于水土流失问题的Ⅲ严重性,1988年国务院批准将长江上蝣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简称 “长治”工程),并决定于1989年首先在云、贵、川、渝、甘、陕、鄂等6省1市152个县、市、区的总面 ·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092),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四篇应用实践与行动措施 场,这项借施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跟“天保”工程相配套的措施还有退耕还林、 还牧工程,它是指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实行停耕还林、还牧。上述三大工程实施对遏制长江上游水土流失 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长治”工程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据 权威资料介绍,高标准治理1k一水土流失面积,需开挖土石方近3万m3。投工2万多个。总投资达50万 水土流失治理区大多是贫困地区,许多地方财政十分困难,故基本上靠国家投入,国家对“长治”工程的 年投入达到3亿元以上,地方匹配1.2亿元。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受益方是下游,而下游的补偿费的唯一体 现就是国家的税收再投入到治理中的那一部分。②天然林蔡伐后上游林区地方财政非常困难,农民烧柴同题 非常突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区大多属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靠木材,有的县甚至 高达91%,号称“木头财政”,天然林禁伐后以木材为依托的交通运输、加工工业、商业、餐饮旅店等产业 全面萎缩,林区州县两级财政收入锐减,而且像凉山州森工这样的企业禁代后根本无力归还所欠国家4亿多 元的巨额贷款,长江上游林区许多刚刚走出贫困步入温饱的县、乡镇的群众由于收入大幅度减少而面临着 重新陷人贫困的境地。另外,上游林区农民烧饭取暖主要靠烧柴,不解决他们烧柴的问题,则禁伐效果将在 一定程度上打折扣。③退耕还林政策的时限性和局限性。现行的i区耕还林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