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校本研究-常熟昆承小学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课题编号:130902282)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校园“和文化”建设的校本研究》结题报告
常熟市昆承小学课题组 执笔人:吴晓娟(0512
课题提出的背景。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贵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素质教育的真谛是全人教育。
2.全人教育的智慧来自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们的思想是全人教育的智慧之源。孔子、孟子、蔡元培、陶行知、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裴斯泰洛齐、杜威、马克思、毛泽东的教育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等等,蕴含着全人教育思想。
3.自新世纪以来,学校定位“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强化品牌办学意识,与时俱进,以“和谐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发展内核,以“教书与育人并重,让每一位孩子都获得发展;师德与师能并举,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成功;常规与特色并进,让每一位家长都获得满意”为师生发展的源动力,努力探求适合学校发展的成功之路。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全人教育:全人教育就是以培养完整的个体为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健全的心灵、健美的体魄、发展的潜能。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来关注,唤醒失落或正在失落的心灵,唤醒沉睡的潜能。要提供学生充分探究身心潜能的机会、实践的机会,实现学生主动地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我们的在育人过程中提出了基础目标与提高目标,让学生在达到基本目标后可以自主发展,我们的育人目标是:全面、个性、自由、发展,即让所有学生获得和谐发展。
2.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应该成为学校育人理念拓展的阵地,对于学生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健全、视野的拓展、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模式的基调是“人”,内容是“文化”,核心是“素质教育观”,原则是“灵活、多变的基础性管理”,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文化: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从时空来讲,它是一种“场”,是各个要素间的交流互动;作为人来说,它是一种群体。从此时空走出来的人的一套行为样式、共同遵行的某种规范。
4.和文化:和文化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一是取我校标志“荷”的谐音,另一方面则是“和融向上”之意。“和”源于“荷”。荷形——亭亭玉立,迎风怒放宛如阳光少年充满活力;荷景——一池红艳,满园碧翠恰如一个集体众星闪耀,熠熠生辉;荷品——扎根淤泥,品性高洁象征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的正能量。“和融”“向上”是群体状态与个人姿态、美妙境界与进取精神的相融互补、辨证统一。我们着力于给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全面发展的空间,使多种要素、要素与要素间正向的、积极的多维互动,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自由吸取养分,达到人和自然的和、人与人之间的和,人和整个社会的和、人自身各个要素的和,达到全面、个性的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5.校本研究:校本研究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
1.综观西方全人教育家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全人教育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2)全人教育寻求人类之间的理解与生命的真正意义;(3)全人教育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4)全人教育鼓励跨学科的互动与知识的整合;(5)全人教育主张学生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注重生命的和谐与愉悦;(6)全人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整合思维的地球公民。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生孙军对全人教育作如下界定:全人教育以儿童为核心,是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共同参与实施的整体的、系统的教育,该教育面向全体儿童,通过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家长学校等途径,致力于儿童的心智与体魄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3.台湾地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全人教育:我国台湾地区全人教育理念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台湾地区,校园文化建设更加体现在培养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情感价值认同,注重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宇宙等的联系与圆通。
4.香港基础教育理念核心为“全人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