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管棚注浆法在软岩隧道塌方处理中的应用
大管棚注浆法在软岩隧道塌方处理中的应用
乔雪垠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7)
摘要:本文以国道112线铁营隧道塌方处理为例,介绍了大管棚注浆结合小导管注浆对塌方段岩体进行预加固并顺利通过软岩隧道塌方段的施工方法,并对塌方处理过程隧道变形与受力的数据曲线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软岩隧道;塌方;大管棚;注浆 中图分类号:U455.49 文献标识码:A
The Use of the Pipe and Canopy Grouting Method in the Handling of Softrock Tunnel Collapse
Qiao Xueyin(He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Hena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chool, Zhengzhou 450007,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llapse treatment for the TieYing tunnel of the national road 112,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ipe and canopy grout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ductule grouting method to strengthen the rock mass in the collapse and finally smoothly get through the softrock collapse section, and also briefly analyze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tunnel and the stress data curve in the process of collapse handling. Key words:softrock tunnel; collapse; pipe and canopy; grouting
引言 铁营隧道位于国道112线河北承德段,全长1105m,隧道最大埋深120.3m。该工程由中铁十一局承建。隧道初期支护内轮廓为直墙半圆拱,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设柔性防水层。隧道掘进分上下两台阶,第二台阶的高度在2.60~2.65m之间。2004年10月22日下午17:40,距离隧道洞口55m处的K22+270断面拱顶处的初次衬砌突然掉落,上部破碎岩体随后大块掉落,并且一直持续不停,塌落体很快便将整个洞口封死,5名工人来不及撤离而被困洞中。事故发生后为营救洞内工人,现场采用装载机和挖掘机进行清渣。10月23日16:00,洞内工人获救。第三日即10月24日早晨8:00,隧道再次发生冒顶,洞顶上方山体下陷,形成长轴24m、短轴21m、深4~6m的椭圆形塌坑,之后经小导洞法探明隧道塌方段为K22+265~K22+295,共计30m长。 1.1 工程地质概况 铁营隧道塌方段洞内主要岩体为斑状混合岩,钻孔取样作物理力学试验所得数据为:容重2.65g/cm3,饱和单轴抗压强度24.8MPa,抗拉强度2.1MPa,静弹性模量2600MPa,建议容许应力2.5MPa。但在上台阶掘进过程中发现K22+270位置掌子面岩体出现明显的不均质现象:左侧与拱顶部岩体风化严重,而右侧风化较轻。于是对原设计支护进行加强,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H13格栅钢架的间距由原设计的1.0m / 榀改为0.8m / 榀,径向锚杆采用Φ22螺纹钢,C20喷射混凝土。截至塌方发生之日,铁营隧道共掘进150m长。隧道塌方情况如图1所示(事故发生后以小导洞探明)。 图1 隧道塌方模型图 图2 小导洞位置示意图 小导洞支护参数如下: 通过小导洞开挖得到了如下关于塌方体的重要结论: 隧道的塌方里程为K22+265~K22+295,共30m长,基本处于隧道左侧和中部严重风化的岩体内,塌方区域的隧道右侧岩体为微风化-未风化的岩体,且塌方体内存在巨大空洞的可能性很小,但小空洞仍存在,尤其是在塌方体底部,由于毁坏的格栅钢架的存在而形成小空洞。因此塌方体为小空洞与岩石散体的混合体。 2.1.2 塌方体开挖 基于对铁营隧道塌方体的如上认识和小导洞成功实施的经验,特别是塌方体隧道左侧岩体严重风化的实际情况,塌方处理采取的支护方案为:大管棚及超前小导管注浆,辅以工字钢拱架及喷射混凝土。 a)塌方段岩体预加固处理 为保证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在塌方体开挖之前对塌方体附近一定范围内隧道进行预加固处理:塌方体内外侧各10m范围内(K22+255~K22+26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