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1

第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世界三大古代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 罗马建筑 哥特式建筑 比萨斜塔 巴黎圣母院 第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第二节 宫殿与礼制建筑 第三节 陵墓建筑 第四节 城防建筑 第五节 其他著名古代建筑 第六节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第七节 中国古代园林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原始社会至汉代 原始人类:择洞而居、构木为巢 夏朝:版筑技术 战国:制砖技术 秦朝:阿房宫、万里长城、秦始皇陵 汉:长安城、大量使用斗拱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兴建佛教建筑,出现了许多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与壁画。 著名的四大石窟以及登封嵩岳寺塔就是这一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 登封嵩岳寺塔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隋唐时期 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物。 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宋朝 北宋政府颁行《营造法式》,作为宫殿、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工程各种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和施工的“规范”。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河北正定隆兴寺的摩尼殿 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逐步影响到全国各地。汉族工匠在宋、金传统上创造的宫殿、寺、塔和雕塑等表现出若干新的趋势。 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等是现存的元代建筑。 山西芮城永乐宫 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明清时期 明末出现了一部总结造园经验的著作—《园冶》。 清朝前期编修了清工部《工程做法》74卷,统一了官式建筑的模数和用料标准,简化了构造方法。 北京的明清故宫和沈阳故宫是明清建筑的典范。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以木材为主要材料 (二)采用框架式结构 (三)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四)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五)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六)运用斗拱结构方式 (七)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一)台基 须弥座台基 (二)柱、枋、梁、檩、椽 (三)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说到:“中国古代建筑有两个明显特征:斗拱,屋顶。” 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总称斗拱。 斗拱的种类非常多,形制复杂。 (四)彩画。 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 (五)屋顶 重檐庑殿顶的太和殿 重檐歇山顶的天安门 圆形攒尖顶的皇穹宇 一、宫殿建筑的布局 (1)中轴对称 (2)左祖右社 (3)三朝五门 (4)前朝后寝 故宫鸟瞰及简介.asf 二、礼制建筑 中国的礼制思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要人们听命自然。 其二是要人们崇尚祖先。 用以宣讲、传播礼学礼制,举办各种“礼”所规定的祭奠活动的建筑统称礼制建筑。 礼制建筑有官修和民建两种,包括皇家的大学堂(称太学)、坛庙、祭祠,以及民间的家族祠堂等。 1、天坛 是中国礼制建筑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群。天坛有内外两层北圆南方的坛墙。其主体建筑包括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和斋宫四部分,均位于内坛墙内。 圜丘坛 2、太庙 太庙是帝王祭奠祖先的建筑群。 太庙以古柏著名,树龄数百年。 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名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神与谷神的地方,位于天安门西侧,与太庙左右对称。 主体建筑为坐落在中轴线上的社稷坛和拜殿。社稷坛位于全园的中心,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方坛。 4、孔庙 孔庙又称文庙、夫子庙、孔圣庙等,是祭奠孔子的建筑。 孔庙规制为“左庙右学”,即在京城太学的左侧必须建文庙。 至明清两代,除京城建庙外,各地的府、州、县学的左侧都建了孔庙。其祭祀规制,分皇祭、官祭、随时祭。 曲阜孔庙 三、祠 祠是封建制度下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奠某个人物而修建的建筑群。 目前保留下来的祠,多是被历代人民所景仰的著名历史人物的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包公祠 四、宗祠 宗祠为一族一姓共同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家族议事以及履行族法、家法的地方,是民间最普遍的礼制建筑。 规模较大、建筑较精美的有两处,即龙川胡氏宗祠和陈家祠堂。 第三节 陵墓建筑 陵墓景观的构成包括三部分: 其一是陵墓建筑,有地面建筑群和地下墓穴; 其二是陵墓建筑上的绘画、雕刻等文化艺术; 其三是棺椁殉葬品。 此外,还包括周围的风景。 (一)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选址特点 1、重视所谓“山水风脉”。 2、地理位置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