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工学基础》绪论1-3单元
热工学基础 主 编:贾永康 徐红梅 副主编:高志勇 张少飞 目 录 目 录 绪 论 (1) 建筑供热系统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室内需要有供暖设备,图0.1即为一般的供热系统示意,包括热源(设备1、7、8、9及2、3、4、5、6),室外管网及 热用户(10、11、12)三部分。 图中设备1为蒸汽锅炉,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换热器,是将燃料(煤、燃气、燃油)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热能后,经锅炉换热面将水加热为高温高压的蒸汽(即将热能传递给蒸汽),蒸汽经过管道可直接送到热用户进行采暖(设备10)或作其它用途(设备13),也可通过设备7(换热器)将水加热后用于热水供暖。蒸汽放热后凝结为水,进入设备8,再经水泵9加压后进入锅炉继续吸热变为蒸汽。而设备2循环水泵则是使供热管网中的回水(约50℃~70℃)经设备7加热到70℃~95℃后输送到热用户进行供暖,散热后再返回吸热。 此例中至少是通过两个热力循环来实现热能转移的:第一个循环是由设备1—7—8—9—1及相连管道构成,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产生的热能利用水(蒸汽)这种工作物质的吸热、放热及其物态变化(汽化、凝结),通过设备7转移给供热外网中的循环水;第二个循环是由设备2、设备7、供水管、设备10或11、回水管、设备3及2构成,作用是通过循环水将热能送至各个热用户(用于冬季采暖或其他用途)。 图中设备10即可认为是我们室内的散热器。 上述的供热系统运行涉及到水蒸气的定压汽化等热力学过程及工作物质通过换热器吸热、放热等传热过程,所用工作物质为水或水蒸气。 (2)空气调节系统 空气调节系统的作用是将空气经过过滤、去湿或加湿、加热或冷却后,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式送入空调房间以满足使用者在温度、湿度、洁净度(包括新鲜度)、速度(简称四度)等方面要求。图0.2是夏季空调系统工作示意图。图中室外新风(如35℃)经过风阀在混合室1中与部分回风(为节能而采用,温度约26℃)混合后,经过滤器2,在喷淋室3被冷冻水(供水7℃,回水12℃)冷却去湿、经设备5再加热(尽量不再加热以节能)后(约20℃左右)由风机6通过风管送至空调房间7,吸收房间热量,温度升高,再将部分回风送至混合室,其余部分排至室外大气中。 上述的空气处理过程涉及到降温去湿等热力学过程和吸热、放热等传热过程,所用工作物质为湿空气。 (3) 空调用冷源系统 图0.2中夏季用于冷却空气的冷冻水是由制冷装置制备的。图0.3即为常用的冷水机组工作原理图。冷冻水从空调系统返回时温度由7℃吸收空气热量变为12℃,在蒸发器4中将热量传给制冷剂,降温为7℃后,再由冷冻水泵输送至空调系统。而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冷冻水的热量后由液态变为汽态,再由压缩机1加压、冷凝器2冷却(将热能传给冷却水)液化,经节流装置3降压后再送至蒸发器吸热,如此反复循环。而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所放热量由冷却水吸收,而后冷却水(温度约36℃)再被冷却水泵5送至冷却塔6由大气冷却(温度约32℃)放热后,再返回冷凝器继续吸收制冷剂蒸汽的热量,如此循环返复。而空调房间的热量则是由大气传入,最终又返回大气中的。 此例中包含几种工作物质的热力循环:制冷剂的1—2—3—4—1制冷循环;冷冻水的7—4—8—7循环;冷却水的5—6—2—5循环。而空调风的循环(8—空调房间—风机—8)图中虽未反映,但实际中是不可或缺的。 《热工理论基础》包括工程热力学和工程传热学两部分。一般意义上说,二者均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即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去研究热能利用、热能转换、热能传递、热能输送的规律和方法,以及实现上述目的所涉及的工作物质的热力学、传热学性质。作为建筑设备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从高职教育的需求上说,《热工理论基础》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本专业工程实际所涉及到的工程热力学、工程传热学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为下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 工程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 基本理论: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热力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方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2) 常用工作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如湿空气、水及水蒸气等。 (3) 工程应用:气体压缩、流体节流、制冷循环等。 工程传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 基本理论:包括稳定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及传热过程等。 (2) 基本应用:包括工程中传热的增强与削弱、换热器的选用、围护结构热工计算等内容。 (1) 学时安排具体学时安排见表0.1。 (2) 本课程特点及学习建议 从前面所举的工程实例可以看出,建筑设备类专业所涉及到的能量问题几乎均是热能的直接利用、热能的转移(输送)以及各种流体机械(水泵、风机、压气机等)的功量消耗等问题,而不涉及到热能—机械能的转换问题。所以,本课程主要是讨论了热能的利用、转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