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考解.docVIP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考解.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考解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考解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考解 重庆市云阳县红狮初级中学 汤治平 404511 摘要: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学者们多将其解为咏爱情相思之作,但笔者从“东风”一词中隐含政治势力,“蓬山”在唐代有秘书省的别称入手,认为本诗创作于诗人被排挤出秘书省时,进而论证该诗的真实意旨是自伤仕途。 关键词: “东风” “蓬山” 自伤仕途 中图分类号:C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91x(2010)04 一、 历代名家读解《无题》诗 李商隐的《无题》诗不仅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上开拓了一片奇异的天地,更重要的是其中那些寄情深微,意蕴幽隐,隐晦难懂的内容引起学者们近千年的纷解,直到今天还没达成共识。最早对李商隐无题诗做较全面分析的是明初吴中四子之一的杨基,他说 “尝读李义山lsquo;无题rsquo;诗,爱其音调清婉,虽极其浓丽,然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1]。 杨基虽只对其形式和内容做了简要阐释,这一说法对后代影响较大,因为他是目前所知第一个对义山无题诗做出阐释和评价的。清代对“无题”诗的阐释一直是个热点:以《西昆发微》的作者吴乔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是寓意令狐淘说,冯浩认为除《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闻道阊门萼绿华”定为艳情,其它《无题》之作与吴乔观点基本一致。与吴乔、冯浩托令狐说不同的朱鹤龄虽同意男女之情通于君臣朋友,并引李商隐“楚雨含情皆有托”之句为证。但他坚持无题的意旨为“寄遥情于婉娈,结深怨于蹇修”。纪昀对李商隐无题的看法比较辨证,他说:“《无题》诸诗有确有寄托者,lsquo;来是空言去绝踪rsquo;是也;有戏为艳体者,lsquo;近知名阿侯rsquo;之类是也;有实属狎邪者,如lsquo;昨夜星辰昨夜风rsquo;之类是也;有失去本题而后人题曰无题者,如lsquo;万里风波一叶舟rsquo;之类是也;有与无题诗相连失去本题、语合为一者,如此lsquo;幽人不倦赏rsquo;是也;宜分别观之,不必概为穿凿。其摘诗中二字为题者,如《碧城》、《锦瑟》亦无 题之类,一概以美人香草解之,殊乖本旨”[2]。通过分析前面几位具有代表性大家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说,我们可以确定李商隐无题诗中确有寄托,并且以寄托为主。冯浩对此说得非常明白:“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3]。 但前人对《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解读还是以“赋本事”为主,解其为咏爱情相思之作。笔者通过查阅考证大量资料后发现本诗确有寄托,将其解为自伤仕途说。 二、仕途曲折,无缘“东风” 本诗首联第一句是诗人回忆自己踏入秘书省这条道路的崎岖。 诗人青年时受恩于牛党天平节度使令狐楚,并经令狐淘推荐,于文宗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次年,入李党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为书纪,并娶王女为妻,从此卷入牛、李党斗争之中,从这时起诗人便成了牛李两党斗争中的牺牲品,背上了“放利偷合”,“鬼薄无行”“忘恩负义”的恶名。遭到牛党人的排斥,一生困顿失意。“诗人中进士时尚未lsquo;释褐rsquo;,按唐朝的举士制度,进士及第后必须经过吏部试叫lsquo;关试rsquo;。通过吏部的关试后,才能授官,这叫 lsquo;释褐rsquo;。 通过吏部试后,还必须由吏部拴拟官职,上报中书省复审,然后才算正式合格,可以出仕”[6]。这次诗人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不中选,就有牛党从中作祟。诗人《在与陶进士书》说:“前年乃为吏部上之中书……中书长者曰:lsquo;此人不堪rsquo;抹去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知道当时吏部的考试李商隐已经通过,只是在报请中书省复审的时候被刷了下来。在通常情况下吏部录取后,铨叙拟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中书省也很少干涉阻扰,可是义山被破例驳了下来。信中提到的中书长者不知何人,但可肯定的是牛党人士,诗人成为牛李两党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直到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李商隐才释褐授官,做秘书省校书郎。按唐制秘书省隶属中书之下,有校书郎八人,正九品上阶。秘书省职掌“邦国经籍图书之事。有二局,一曰著作,二曰太史,皆率其属而修其职”[4]。虽校书郎官阶较低但是体尊,冯浩说:“职官以清要为美,校书郎为文士起家之良选。诸校书皆美职,而秘书省为最”。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唐代有许多宰相大臣都由校书郎出身,如元稹、白居易、令狐淘等。面对付出巨大努力获得的这个理想中的职位,诗人万万没想到因被不自觉的卷入党派之间的政治斗争而受到排挤打击。故在《流莺》中发出“良辰未必有佳期”之叹。身虽处在这个美职上,但屡次受到同事和牛党人的排挤。“曾若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