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艾滋致孤儿童的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我国艾滋致孤儿童的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艾滋致孤儿童呈现出了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成才机会不均等的教育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艾滋致孤儿童教育现状的成因。
关键词:艾滋致孤儿童;教育;救助措施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22-02
一、我国艾滋致孤儿童教育现状的审视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约定,艾滋致孤儿童是指自身健康,父母双亲至少一方因感染艾滋病已经死亡而留下的18岁以下的儿童。当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据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公布的最新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显示,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55万~85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0.04%~0.07%)。中国目前已至少有7.8万个孩子因为艾滋病而失去了单亲或双亲[1]。而在2009年,全国大约新增艾滋病感染者4.8万人,而随着我国艾滋病疫情的进一步蔓延,艾滋致孤儿童随着艾滋病感染者的死亡而不断攀升。在我国,艾滋致孤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弱势群体。一方面,称他们为弱势群体是因为他们失去了父母亲的照顾,生存、健康、教育等很多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另一方面,称他们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是因为他们会因其感染艾滋病的父母而遭受外界的羞辱与歧视。这一切又突出表现在艾滋致孤儿童在接受教育中所面临的教育不公对待,这与我国当前以全纳教育为导向而不断推进的以“反标签”为特征的教育民主化进程,形成了鲜明对比。
以艾滋病重疫区河南省为例,2007年8月23日,卫生部公布了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艾滋病疫情,从1995年至今,至少31人死于艾滋病,241名病毒感染者和38名艾滋病人正在等待死亡。具体到只有800人的文楼自然村,按照村民们自己的统计,90%的青壮年——至少300人以上——常年卖血[2]。另据谷歌社会责任部“益暖中华”项目组主办的“河南上蔡县艾滋孤儿关爱行动”的调查发现,该村的艾滋致孤儿童也占了全村儿童的70%以上,其中只有两个考上初中的,并且都没有考上高中;而这个村子迄今为止只有一名考上大学的大学生。芦岗乡王营村和上邵店乡十里铺村的艾滋致孤儿童受助辍学率为20%,而文楼村的艾滋致孤儿童辍学率更高达43%。在河南省另一个艾滋病重疫区新蔡县,全县的艾滋致孤儿童辍学率普遍也达到了40%。辍学艾滋致孤儿童迫于生计只能从事一些体力活,而有一部分男孩子承受不了太大压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有一部分女孩子竟走上卖淫的道路。
二、艾滋致孤儿童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我国艾滋致孤儿童教育现状呈现出了以下特点:艾滋致孤儿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成才机会不均等。究其成因,试从三方面分析:
1.经济制约致使艾滋致孤儿童不能享受完整教育。近几年国家虽然已经在农村地区实行了义务教育的免费制度,但是艾滋致孤儿童依然上不起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归咎于艾滋致孤儿童在父母患病时家庭经济的困难。由于父母感染艾滋病,艾滋致孤儿童所在家庭就会因此丧失重要的经济来源;而且,父母还要付出大量的医药费以维持其生命的延续。这样艾滋致孤儿童在父母患病时就已经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境地,他们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都难以保障的同时,更不要奢望去读书了,而他们要过早地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要为维持父母的生存而在邻近乡镇打些短工。因此,在艾滋病重疫区,一些艾滋致孤儿童根本就难以进入学校学习;即使成功地入了学,他们又不得不照顾父母而辍学。此外,国家和地方对艾滋致孤儿童家庭的相关救助措施存在着一定得滞后性,其救助标准往往仅能够维持必要的生存。因此,家庭经济的窘迫和社会救助的滞后成为艾滋致孤儿童低入学率、高辍学率的最基本原因。
2.情感缺失致使艾滋致孤儿童不愿接受完整教育。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父母在他们的生长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情感的培养也往往离不开父母,米德更是把父母称作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极为关键的“重要他人”。因此,绝大多数的普通儿童大都能够获得父母的呵护与照顾。然而,对于艾滋致孤儿童而言,身患艾滋病的父母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去关心他们,还需要照顾父母的生活,很少有机会得到父母的照顾,还不得不面对父母在患病时所经历的痛苦以及最终的病逝。这些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常常表现出寂寞、过激、悲伤、痛苦、抑郁等。调查发现,72.5%的儿童知道父母病重后感到担心、恐惧、痛苦;63.4%的儿童在父母去世时感到巨大的痛苦,父母去世后4.4%的儿童经过2年后痛苦才平静下来,10.0%用了1~2年,4.2%用了半年到一年[2]。这些都使艾滋致孤儿童与其他普通儿童相比多了许多的精神创伤,他们即使有幸进入学校学习也会表现出孤立、自卑,也很少或不情愿或不敢于同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级育婴员初级育婴员ppt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2023年山东省曲阜市中考物理真题(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杜邦TPO防水衬垫系统超详细介绍.pdf VIP
- 2025儿童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专家建议解读课件.pdf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2023)课件.ppt VIP
- GB50032-200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pdf VIP
- 2026年上海高三物理高考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pdf
-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AQT 3034—2022知识培训.pptx VIP
- 天然气分输站流程整改施工方案.doc
- YY_T 1910-2023 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β-磷酸三钙粉末.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