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VIP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刘枫 (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中医院 553500)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程长、难治愈的疾病,服用西药疗效欠佳、副反应大。根据中医观点,其病因病机,是正气不足与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邪。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在临床上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避免了西药的副反应,提高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 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246-02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为慢性、进行性、侵蚀性疾病,并发症多,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病情将逐渐加重发展,是造成劳动力丧失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服用西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植物药(如雷公藤多甙、青藤碱、白芍总甙等)副反应很大,容易复发,对疾病的控制不是很理想。自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3年,平均3.5年。全部患者都有风寒湿邪侵袭史。症状:关节疼痛或肿胀、屈伸不利,肌肉酸痛或麻木,活动困难,天气变化加重。实验室检查:RF阳性者60例,ESR增快38例,ASOgt;200U21例;X线检查:软组织肿胀43例,骨质结构破坏27例,骨关节炎25例,并发风湿性关节炎21例。60例患者均符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1](第七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功能判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I级:能照常进行日常生活和各项工作;II级: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和某种职业工作,但参与其他项目活动受限;III级: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但参与某种职业工作或其他项目活动受限;IV级:日常生活的自理和参与工作的能力均受限。   2 治疗方法   2.1痹证的分型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内科学》[2]中的痹证范畴,《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金匮要略》称之为历节。根据风寒湿邪的致病特点、邪气的偏盛,分为:(1)行痹(风邪偏盛):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舌淡苔薄白,脉浮。(2)痛痹(寒邪偏盛):痛有定处,疼痛剧烈,舌淡苔薄白,脉弦紧。(3)着痹(湿邪偏盛):肢体酸痛重着,肌肤不仁,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4)风湿热痹(热邪偏盛):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或有肿胀,得寒痛减,遇热痛增,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2.2痹证的基本治疗原则及方药 痹证的基本治疗原则为通阳行痹,祛风逐湿,和营止痛,散寒、除湿、补虚、清热及舒经通络。治疗基本方为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首载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3]:“诸肢节疼痛,即历节也;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形气不足,而湿热下甚也;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湿热且从下而上冲矣,与脚气冲心之候颇同。桂枝、麻黄、防风,散湿于表;芍药、知母、甘草,除热于中;白术、附子驱湿于下;而用生姜最多,以止呕降逆,为寒湿外伤肢节,而复上冲心胃之治法也”。   清唐容川、陈修圆《金匮要略浅注补正》[4] :“诸肢节疼痛,历节之证既成也。身体魁羸,其虚证一望便知;而且脚肿如脱,气绝于下;头眩短气,气虚于上;温温欲吐,气逆于中,此三焦气血两虚,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此言肝肾俱虚,虚极而荣卫三焦,亦因之而病也。徐忠可云:桂枝行阳,知芍养阴,方中药品颇多,独挈此三味以名方者,以此证阴阳俱痹也。又云:欲制其寒,则上之郁热已甚,欲制其热,则下之肝肾已痹,故桂、芍、知、附,寒热辛苦并用而各当也”。   桂枝芍药知母汤基本方:桂枝20g,芍药20g,麻黄10g,白术15g,知母10g,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