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煎药服药技术PPT
煎药服药技术;一、煎药技术
(一)煎药的重要性
1、汤剂使用频率高;
2、煎药好坏与疗效直接相关;
3、煎药正确与用药安全密切相关
(二)中药煎煮的方法
1、煎煮器具:很多,但历来以陶瓷器皿中的沙锅为佳
;(1)最佳器具:沙锅、搪瓷器皿
各种药罐;;2、煎前浸泡:
原因:干燥品细胞壁及导管邹缩,细胞液干涸;
目的: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原理:大大促进细胞的膨胀破裂和有效成分的溶解释放,不浸泡直接加热会使药物表面的淀粉及蛋白质凝固,妨碍有效成分的溶解;
时间: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
水:25-50°c为宜,不宜沸水;3、煎煮用水,古代医家十分重视,历代方药书中记载了许多煎药用水
如井水、甘澜水等,
现在一般认为新鲜清洁的自来水、井水。
污染的水,反复煮沸或放置热水瓶中较久的水不可用。;4、煎药用水量:
水量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药液浓度及治疗效果
加水过少,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加水过多,则药液过多难于服完
理论上:加水量=饮片吸水量+浸煎过程中蒸发量+煎煮后所得药液量;;实际应用:应根据汤药的功用,患者的年龄、体质、饮片质地、轻重、剂量大小等适当增减
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没过饮片约2-3cm为宜
芳香挥发之品及质地疏松的药物,可以只淹没药物为度,质地坚硬需久煎的药物,加水可比一般药物略多。;5、煎煮火候及时间:
火候:指火力的大小与火势的急慢。
火候的控制: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
武火与文火的运用:一般先武后文,
补益滋腻药物宜文火久煎,
贝壳、甲壳、化石及多数矿物药宜文火久煎
;6、煎煮次数:一般一剂药最少应煎两次,实验证明:煎煮三次有效成分亦较多,所以认为一剂药应煎煮三次为宜。;7、入药方法:由于药物的性质、性能、临床应用及所需的煎煮时间不同,入药方法
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兑服等
(1)后下:芳香气轻之品,如砂仁、沉香、薄荷;;(2)先煎:
1)矿物、贝壳类药物:牡蛎、磁石、、珍珠母。
2)有毒性药物;川乌、附子、天南星等
;(3)包煎药物:入锅易变成糊状或漂浮药液面上不便于煎煮和服用的如车前子、蒲黄、海金沙、滑石粉、辛夷、旋伏花等
(4)另煎药物:贵重药物 如人参、西洋参、天麻;(5)冲服:易溶及流汁性食物:芒硝、饴糖、蜂蜜、竹沥,三七、羚羊角粉等
(6)烊化:胶类药物 鹿角胶、阿胶、龟角胶等
;三、煎煮方法
步骤:
选择煎药器具
;9、几个问题
(1)机器煎煮中药更符合卫生要求
1)不锈钢质轻、受热快、耐酸、耐腐蚀、而且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药物中成分化生化学反应
2)中药煎煮机具有一个压药柄,在煎煮后将药渣予以绞渣,冷却后用压药柄加压取药汁,大大提高了煎出效果。;3)中药煎煮机多采用高温高压煎煮,功能类似于平时家庭所用的高压锅,因此在单位时间内中药饮片的提取效率高,煎煮时间比砂锅煎药时间明显缩短。而且,煎煮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可充分杀死细菌和芽孢,提高了药液服用的安全性。;(2)微波炉加热不会影响汤药的药效
一般情况下,机煎中药都是包装在医用塑胶袋中,包装过程也在全封闭无菌状态下进行的。这种袋装药液抗挤压、不易破损,每包药液可在常温下,保存两个星期,无论居家还是外出携带都非常方便。病人在服药时,只需将药包放进热水内浸泡约20分钟,就可以饮用了。;二、服药技术
(一)服药方法
1、服药次数:每日1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特殊病情可加服;
2、服药冷热:多宜温服,治寒证用热药宜热服,表寒证药后需加衣被温服,取微汗,热证宜凉服;
3、注意事项:泻下药不必尽剂,宜大便通为度;呕吐患者宜小剂量频服;
;(二)、服药时间:
一般疾病,早晚各服1次,或早中晚各1次。重病则看具体情况而定,有日服四五次或夜间也给药的。有的需要多服长服,则煎汤代茶,不拘时服。可见服药的时间和次数,需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具体:
;1、饭前服或空腹服:饭前胃中虚,药物能较快进入小肠以保持较高浓度,可使药物不为食物所阻而充分、及时发挥药效。
滋补药亦宜饭前服,以利消化吸收。
驱虫药和泻下药宜空腹服
;2、饭后服: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消食健胃药,宜食后及时服,最大地发挥药效。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