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起搏器随访健教PPT
起搏器的随访 人工心脏起搏的发展史 50年代:心外膜、食道、心 内膜,体外、体内 60年代:锌-汞电池 70年代:核能、锂电池 80年代:锂-碘电池 90年代: 心室非同步起搏 VAT、VVI、DVI DDD 频率适应型、ICD 自动阈值夺获(Auto) 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构成 脉冲发生器( 发电机) 锂-碘电池 年均自放电1% 电极和导线 1.直形导线 2.J形导线 3.冠状窦导线 4.电极多为激素洗提电极 起搏器植入可怕吗? 心脏起搏术 永久心脏起搏术 临时心脏起搏术 治疗性心脏紧急起搏 预防性临时心脏起搏 电生理研究 心脏起搏类型 根据是否符合生理 生理性心脏起搏(AAI DDD DDDR) 非生理性心脏起搏 (VVI) 根据起搏心腔 单腔心脏起搏(AAI VVI) 双腔心脏起搏(DDD DDDR) 多腔心脏起搏 (CRT,CRT-D) 怎么样植入起搏器? 植入后怎么办? --起搏器的程控随访功能 用程控器在体外无创调整起搏参数 使之达到节能、符合生理要求、消除症状等。 起搏器随访 目的: 1.评价起搏器工作情况及疗效 (检查起搏) 2. 调整起搏参数以节能使起搏参数尽量适合病理生理 (优化起搏) 3.观察电源情况选择更换点 (更换起搏) 事件报道: 许多心脏病患者在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之后由于忽视随访而造成 的突发不良事件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如最近(2009年底) 报道的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机8年前在北京接受了双腔心脏起搏 器手术,由于往返路途遥远加上起搏治疗效果显著,就一直没有 回北京进行随访。出事当天起搏器的电池电量耗尽,患者在开车 途中突然晕倒,造成了4人死亡、1人受伤的严重交通事故。而假 使这名患者能坚持术后随访,这个悲剧本可以避免。 起搏治疗并发症及故障1 感染: 拔除导线、更换植入部位 起搏阈值升高:微脱位、脱位 升高起搏脉冲幅度 重置导线 感知功能障碍:调整感知 电极导线的完整性:折断、磨损 起搏器介导的心律失常:PMT打开或药物治疗 起搏治疗并发症及故障2 局部肌肉抽动(肌电干扰) 降低脉冲幅度 皮肤坏死 重植导线或起搏器 脉冲发生器故障 更换起搏器 起搏器综合征 VVI→DDD 起搏器更换的常见原因 : 起搏器电池耗竭 起搏器电极导线因素 :电极脱位和微脱位 起搏器囊袋因素:感染、血肿、起搏器移位(消瘦者) 其他:起搏器奔放、心脏外刺激、静脉血栓、电极导致心脏穿孔 等原因 被动电极植入后的护理健康教育: 1.要求病人术后24h内绝对卧床休息,并限于平卧位或左侧卧位,严禁大幅度翻身,以防止电极移位; 2.24~48h后可取半卧位;72h后可下床在室内轻度活动。 3.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的运动。在拆线后可指导患者进行抬肩、爬墙等动作,直到手臂可牵过头顶摸到对侧耳廓。 4.一个月内尽量避免术侧上肢做剧烈甩手、过度外展、上牵及肩部 负重动作,注意循序渐进,以尽早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最大限度 避免因电极导线因素导致起搏器系统的更换。 Holter、UCG、X片 随访 体外程控参数 心电图检查 体格检查 询问 起搏器的随访间隔(两头紧,中间松) 急性期 中期 邻近更换 植入 随访频率:出院前; 出院后1月、3月 6月和12月时 12月 1-2月 更换 起搏器随访方式 两种方法 远程电话随访 (TTM) 起搏器门诊随访 远程电话随访 (TTM) TTM 允许评估如下: 夺获 感知 电池状态 起搏器门诊随访允许评估: 完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