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届全国摩擦、减摩、耐磨材料和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聚甲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微观自润滑特性研究
胡坤宏p,S.schnube2,徐玉福1,胡献国1,R.sten西er2
(1.合肥工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合肥230009;
2.德国达姆斯达特应用科技大学达姆斯达特D一64295)
摘要:用市售微米MoS2(r11icro—MoS2)、自制MoS2纳米球(MoS2
夹层化合物(Mos:一Ic)分别共混填充到聚甲醛塑料中,然后把此共混物复合到铜粉钢板
上,制备出系列改性PoM/铜/钢三层复合轴承材料。在usT四万能表面测试仪上对复合材
料的微观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PoM/Mos:一Ic夹层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微观摩
擦牵}生能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在Mos:夹层过程中,二硫化钼的晶型由摩擦学性能优良
的微观摩擦学性能,这归咎于其独特的球形封闭结构引起的化学稳定性升高,此外在摩擦
过程中球形结构可以通过剥层与转移起到润滑作用。
关键词:微观摩擦学,纳米二硫化钼,夹层化合物,聚甲醛
聚甲醛(POM)是一种优秀的工程塑料,在许多场合可用来代替金属。然而POM的
减摩与抗磨能力仍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改性,从而进一步改
善它的摩擦学性能【¨。POM改性方法包括化学改性法与共混改性法,化学改性是利用接枝、
嵌段等手段在POM分子链上引入具有润滑性的链段或基团。共混改性是在POM基体中混
入有机或无机的改性剂,有机改性剂主要有摩擦系数较低的高分子材料如Pn=E和聚苯酯
(Ekon01),无机改性剂主要包括二硫化钼、石墨、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有机改性剂使用
膜的存在,摩擦磨损性能得到了改善【21。使用Ekonol对POM改性,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
结果【3】o填加碳纤与玻纤后POM的摩擦系数虽有所增加但其磨损量明显减小,且碳纤的
效果明显好于玻纤【4】。二硫化钼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固体润滑剂,常用作自润滑材料的添加
剂。以MoS2为基体的含难熔金属的自润滑复合材料适于制作高温、高真空等特殊工况的
减摩部件【5l’Mos2还能改善POM与聚酰亚胺等聚合物材料的自润滑性能p¨。
二硫化钼对聚合物材料的改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将MoS2直接添加到聚合物中;
二是通过剥层重堆法制备聚合物/MoS2夹层化合物【8’91,剥层重堆法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制
合物中的品型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但MoS2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差;后者是化学合成方法,
242
第九届全国摩擦、减摩、耐磨材料和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米尺寸的MoS2相比,纳米MoS2的粒径小,在摩擦副表面的附着性与覆盖程度有明显提
高,抗磨减摩性能提高明显【”d引,但纳米MoS2的层片边缘具有高活性的悬空键,对POM
的热稳定性不利,因而难以加工出成品。而封闭结构的类富勒烯或球形MoS2纳米微粒不
具有高活性的层片边缘,且具有优良的摩擦学性制16J,是POM潜在的改性剂。本文分别
复合自润滑轴承材料改性,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摩擦学性能。
1实验部分
1.1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MoS2纳米球(MoS2n柚o-ban)。以商业二硫化铝粉末(安徽冶金科学研究院产品,粒径
3一跏m)与自制的1.0mol·L-1的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为原料,通过剥层重堆积法【10】制备
合后得到POM/MoS2夹层化合物(POM/MoS2.1C)。
将上述制各的MoS2
冶金研究院产品,粒径3却m)与聚甲醛(POM,M90,云天化公司产品)在双辊机上于
别在铜粉.钢背二层材料上经190℃热轧成型,得到三层复合材料试样,其中塑料层平均厚
度为1.5mm。
D/m觚.rB转靶x射线衍射仪、HitachH.800透射电镜、
材料的表征分别在Rigakll
JEM.2000高倍透射电镜及光学显微镜上进行。
1.2微观摩擦学测试
Su血ce
在uS.I圆万能表面测试仪【墙J(unive璐al
Tcstef,德国I衄owep公司)上测试复
合材料的微观摩擦学行为。USl西万能表面测试仪主要由传感系统、探针、支撑单元、伺
InN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