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寅生谈如何打好乒乓球.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寅生谈如何打好乒乓球

1964年下半年,一些省市乒乓球队到北京向国家集训队取经。并邀请国家乒乓球队的徐寅生介绍打球经验。徐寅生向山西队介绍打球体会。此事后来传到国家乒乓球女队。领队孙叶青邀徐寅生给女队讲话。这次讲话大家反映很好,讲稿由国家体委蹲点干部刘兴纪录整理,经徐寅生修改成《关于如何打乒乓球》一文。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陈先写了批语并推荐给国家其他项目队学习。兼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的贺龙副总理闻讯后,对讲话予以肯定。又呈毛主席参阅。毛主席看后于1965年1月12日亲笔作了重要批示:“徐寅生同志的讲话和贺龙同志的批语,印发中央工作会议同志们一阅。并请你们回去后,再加印发,以广宣传。同志们,这是小将们向我们这一大批老将挑战了,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们学习一点什么东西吗?讲话全文充满了辩证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多年以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好的作品。他讲的是打球。我们要从他那里学习的是理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如果我们不向小将们学习,我们就要完蛋了。”贺龙立即亲自到国家体委传达批示。1965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全文登载了徐寅生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号召大家“从中学到辩证唯物论,学到毛泽东思想。”解放军报、体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报纸也相继发表了有关社论。 关于如何打乒乓球——1964年对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讲话 徐寅生   我这几年是怎样打球的   咱们现在打球的条件很好,尤其是年轻运动员,从小就有这样好的条件,这是多么幸福。   我从小就爱打乒乓球,但是,过去没有现在这样好的训练条件,只好靠自己去看、去想、去闯。不过,这也有好处,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打球如果完全依靠领队、教练员,也不一定能打得好。我以前看谁的哪一手好,就去学他。现在细想起来,我的技术全是从别人那里“批发”来的,有傅其芳、也有杨瑞华的......就是现在,我还经常看、经常学别人的,谁有了什么新技术,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但是,只学技术,不学政治,政治不挂帅,球也打不好。过去我打球没有责任心,好像有这么一条规律:只要自己感觉别扭了,就觉得不行了,这场球就算完啦。在第25届世乒乓球锦标赛中,我同美国的迈耳期比赛。开始我领先,但第一局时对方加强了防守,我碰上了困难,打得别扭的很,技术发挥得不好,斗志就松懈了。杨瑞华作临场指导给我分析,但我根本听不进去。我说:“你不要讲啦,我自己知道不行了!”当时对打球不负责任,也没有认识到这是个人主义患得患失的思想。   以后,自己慢慢懂得了为谁打球的道理,明白了运动员不应当以个人得失去考虑自己活动,而要把祖国的荣誉放在第一位。从此,必里有了斗争,感到过去的思想太不好了。怎么办?我想只有下决心改。当时领导告诉我,克服这些缺点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情做起。自己就在各种具体问题上注意克服。比如练长跑,有时看看快坚持不下去了,但一想到这是为了锻炼意志,也就又坚持下来了。   在1959年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与过去比,我打球判若两人,成绩一直上升。好多场球都是在0∶2落后的情况下拿回来的,如果在过去,这些场次就不要了。从不要到要,是一个思想斗争的过程,是严格要求自己的结果。有人问,你那时候究竟是怎么想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拼,不想输!但这是从平时小事情上锻炼出来的。   有人问我的思想是怎么过硬的。让我谈谈第26届世界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的例子吧!决赛的第一场,是我同日本的木村比赛,结果我输给他了。如果在过去,第一场失利了,对以后场次影响很大。那时我想,这次无论如何不能因为第一场输了而影响以后几场比赛时的情绪。第一场输下来,第二场对星野,我又以0∶1落后。这时候实在困难,只要自己稍微一想到“不要了”,那就非输不可。可是我决心要拼到底。于是努力争取主动,加强了进攻,最后取得了胜利。打完了以后,想起来的确有点后怕。我就是这样不肯轻易地认输,最后也算过了“硬”。但是,如果没有这两年的一系列的锻炼和国内外比赛的磨练,是不可能顶得住的。有些人说平时不抓紧没有关系,到了有重要比赛时,一定会挺身而出,一定顶得下来。我觉得,如果没有思想基础,也没有平时的磨练基础,这个“顶”就不保险。第25届世界锦标赛也很重要,可是当时我就挺不出身来,坚持不下来。这就是例子。   1962年访问日本,自己也没有打好,回来第一次从荣高棠副主任口里听到“过硬”这个词。我想,过硬真是难啊!一定要有很高很高的政治觉悟!可是又一想,过去也打硬仗,也都过来了。所以不应该害怕过硬,不要把思想过硬看得高不可攀。   到第27届世界锦标赛时,我是在不利情况下同日本选手打的。上午我输给了联邦德国的阿因特。当时我想,晚上可能让李富荣上,也可能让我上,所以思想上没有解除武装。后来领导告诉我:“晚上你打。”我说:“打吧!”这是党和人民对自己的极大信任。一个人能够鼓起最大的劲头,莫过于受到党和人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